龚诩

明苏州府昆山人,一名翊,字大章,号纯庵。龚察子。建文时,为金川门卒,燕兵至,恸哭遁归,隐居授徒。后周忱巡抚江南,两荐为学官,坚辞。卒,门人私谥安节。有《野古集》。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幸接芳邻并早孤,如鱼同队长东吴。
余岂远作逋逃客,公已高登贵显途。
故里菊松三径在,归舟囊橐一钱无。
岁晚归耕学老农,无拘无束甚从容。
诗朋酒侣时时会,牧竖渔郎处处逢。
风月每酣清昼梦,尘埃不涴绿苔封。
桑柘雨晴如绿云,谁家女儿茜红裙。
采桑纤纤露玉笋,低首不肯观使君。
采之采之弗容缓,争柰筐深未能满。
先生德业超流俗,远近咸推君子儒。
蜀郡未消司马渴,彭城已发范增疽。
虽无好爵书华表,却有芳名照海喁。
昔年幸获叨文会,今日那知死别离。
我辈正怀瞻北斗,先生何忽跨南箕。
济人谁施囊中药,传世空遗箧里诗。
湖海闻名已有年,欲求识面苦无缘。
每于笔底观秋意,已信胸中有渭川。
万萚起雷思老可,一枝垂露想坡仙。
自叹微躯一羽轻,去留无定似游僧。
病随春草年年长,愁逐秋潮夜夜增。
定省久违思老母,心胸日塞念良朋。
问山屹立几何年,阅历应从太古前。
岩穴晦明迟旦暮,松萝浓淡任云烟。
昨看猿鸟迎新客,今见狐狸卧旧阡。
知君素抱岁寒心,晚结茅茨向竹林。
书幌色侵苍霭重,钓船阴锁绿云深。
溪山李白三杯酒,风月嵇康一曲琴。
草座麻衣苜蓿盘,虽贫未足害清欢。
阶前嫩草抽书带,溪上新篁长钓竿。
陶亮日从亲旧乐,庞公独遗子孙安。
白沙翠竹净无尘,岁晚栖迟寂寞滨。
小艇系门轻似叶,鲜鳞出水白如银。
儿童笑语能留客,鸥鹭分飞不避人。
眼底年华次第过,此身未老鬓先皤。
形容憔悴已如此,事业蹉跎将柰何。
德薄敢辞知己少,患深转觉一身多。
井上梧飘一叶秋,天边复见火西流。
炎威乍熄人皆喜,寒气方来我独忧。
及早好修江上屋,趁时宜补箧中裘。
芒鞋竹杖皂纶巾,来觅烟霞洞里人。
何处去寻骑鹤侣,山阴负此好鹅宾。
风飘桂子香逾远,雨洗苔花色转新。
自是禽中隐逸流,雕笼宁似旧汀洲。
菰蒲梦忆双飞晓,云水愁怜一望秋。
素质岂招今日累,文章翻致此身雠。
辛苦寒窗理旧编,不知黑发变华颠。
壮心日就如灰冷,瘦骨年来似石坚。
诗句偶成还自和,酒杯得趣与谁传。
夜来络纬知秋早,一片新声出槿篱。
鲈鲙梦回无限兴,罗纨题就不胜悲。
思亲肠断云飞处,忆友心摧月落时。
吏人家住吴淞上,不着羊裘只着蓑。
红蓼白蘋随处泊,清风明月任情歌。
郁林有石家声旧,甫里无官野兴多。
衣破那禁透骨风,雪花如掌暗长空。
忧民太守方沉醉,熟睡红炉暖阁中。
湖海归来味道腴,甘心寂寞卧衡庐。
玉堂金马无新梦,竹几芸窗有旧书。
方寸净圆秋月似,一身闲逸野鸥如。
千尺虬形矫矫,四时翠色苍苍。
但见气雄林壑,不知饱阅风霜。
谁信八旬之老,反哀十岁之孙。
最苦归来元亮,稚子无人候门。
朝见浮云飞出山,暮见浮云飞入山。
浮云自是无心物,郎既有心胡不还。
豫章楩楠中梁欐,未免匠石斤斧寻。
峄阳桐梓作琴瑟,尘匣空恨无知音。
何如君家两松树,饱含风露垂清阴。
男儿心肠硬如铁,妇人谗言如火烈。
置之垆冶鼓风扇,须臾硬铁柔如线。
长针持出砧玞上,火星四出谁能向。
王君隐居临漆浦,物雅风淳真乐土。
杖履时来看故人,沧浪日听歌渔父。
尽力耕桑事衣食,饱阅诗书验今古。
居临流水萦纡,门对青山突兀。
四时风月云烟,总是吾家旧物。
但知安分休休,不作书空咄咄。
青山之青如佛头,白云化作寒泉流。
世间尘土飞不到,眼中景物俱清幽。
若人自是好静者,岂非五柳先生俦。
先生卜筑江之皋,屋庐岁久浑无茅。
薄田数亩书一束,耕耘诵读忘疲劳。
旁人笑我谋生拙,不道胸中蕴奇绝。
先生卜筑吴城曲,剩种梅花绕吟屋。
自期岁晚供诗料,岂慕平泉与金谷。
花开时节天正寒,雪花乱洒迷林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