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镃

宋池州石埭人,字时可。高宗绍兴八年进士。授兴国军司务。高宗以时事召对,称旨,累迁监察御史。后历中书舍人兼侍讲,致仕。有《紫微集》、《春秋门例通解》、《戚里元龟》、《易象宝鉴》。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拜章台上月如霜,云湿阑干面面凉。


道士醮归秋夜净,满身薰得紫藤香。

霜藤捣出杵声乾,软白同绵一样看。


春借梅花香入梦,雪深茅屋不知寒。

笙歌无处不繁华,春在莺莺燕燕家。


谁看少年骑马过,娇红微露隔帘花。

青山云影乱交加,漱齿泉香带落花。


自扫丹房看候火,旋添异草养灵砂。

一处承恩宴舞衣,六宫甲帐冷珠玑。


夜深听得笙歌响,知是君王步辇归。

石门仙人云霞裳,飘飘飞佩来山房。


松间看鹤不相见,灵风满路馥天香。

青天隐隐响晴雷,绝顶流来不知处。


巨灵怒擘两山开,飞下玉龙归海去。

鹤发老人携紫竹,往来花下歌春曲。


春去春来花自开,一声杜宇巴山绿。

梨花魂醉草伤秋,玉笛霓裳事已休。


谁信一勾罗袜内,能藏天宝许多愁。

劫灰飞出祖龙宫,六国强吞总是空。


独有椒兰香不散,春风移过草花中。

安罢储宫便又回,商山高卧白云堆。


刘家大事虽能定,也堕留侯计出来。

色带金铜眩怪青,照人心胆已曾灵。


铸时便有山东影,不使秦皇见乱形。

竹风吹动草根尘,熠熠高低自照身。


每夜囊盛光到晓,书斋送与少灯人。

野棠开后忽飞来,又趁秋风海上回。


到国依栖应有梦,巢空月落旧楼台。

叫入青云忆弟兄,影随双翮见分明。


黄昏独过秋江上,自拣芦花歇又惊。

圆石磨边转片时,晴雷隐隐玉云飞。


龙身带入波涛里,化作清风去不归。

日日妆楼望雁回,雁回郎不寄书来。


谁知别后身宽窄,欲送寒衣未敢裁。

万红飞尽雨如烟,心事伤春哭杜鹃。


游子不来弦管歇,画船空系柳丝边。

茫茫海树远生烟,推过篷窗对月眠。


半夜橹声摇梦醒,趁潮多有渡江船。

湖中暖动采香船,晴入泥痕斗草天。


红影一阑春欲透,趱开桃杏向阳边。

春色桥边万缕金,娉娉袅袅弄晴阴。


笼烟罩月多情处,又见丝条染绿深。

天色如冰万籁沉,攀藤无伴自惊心。


啼时只有空山应,影挂寒松夜正深。

沉沉万籁满天星,药兔秋声处处明。


落尽灯花人欲睡,一檐桐影捣衣声。

探春绕遍玉阑干,香暗冰痕屐齿寒。


怕有花头遭冻损,枝枝呵手掐来看。

芦湾风带雁声愁,蘋蓼花开水国秋。


望到钱唐门外路,晚凉人倚小红楼。

一派宫商石壁中,此腔不与世人同。


分明水府真韶乐,几换兴亡曲未终。

天风吹断树飘声,耳洗灵泉得隐名。


流到元嘉河路变,宋时恐失晋时清。

涌金门外看花朝,步去船归不见遥。


一派笙歌来水上,鹭鸶飞过第三桥。

桃花落尽杏花嫣,碧港红沉水底天。


山雨忽晴风亦退,钓鱼人在小湖船。

茭风猎猎水烟昏,柳影沉沉到岸根。


忽想绿阴谁打弹,啼莺飞过别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