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光文

沈光文,郑克塽具表归降。旧识闽浙总督姚启圣允接返故籍,未几启圣「疽发背死」,事不果。康熙二十四年(1685)与季麒光等清廷在台官员,及部份明末遗老共结「东吟社」。康熙二十七年(1688)卒,葬善化东保里。诗文著作丰富,世称「海东文献初祖」。...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我昨咏邛须,相将造芳圃。
南种悉珍奇,目所未经睹。
何须问主人,携樽直入庑。
今日蠢休文,大不合时宜。
只知作桀犬,降表竟莫为。
蹈海苦不死,患难徒相随。
郑王忠勇义旗兴,水陆雄师震海瀛。
炮垒巍峨横夕照,东溟夷丑寂无声。
种出蛮方味作酸,熟来包灿小金丸。
假如移向中原去,压雪庭前亦可看。
十五年来一故吾,衰颜无奈白髭须。
只应遍处题诗句,莫问量江事有无。
分植根株便发枝,炎方空作雪霜思。
看他尽有参天势,只为孤贞尚寄篱。
新妆入夜洗胭脂,移向灯前赏一卮。
不觉更深花共醉,影随斜月舞迟迟。
笑予何事日栖迟,不读离骚便赋诗。
几度寻筇欲问酒,蒲香隔院竟招谁。
海天多雨湿端阳,闭户翛然一枕凉。
不是好高偏绝俗,并州今且作商量。
年年此日有新诗,总属伤心羁旅时。
却恨饿来还不死,欲添长命缕何为。
枝头俨若挂繁星,此地何堪比洞庭。
除是土番寻得到,满筐携出小金铃。
万里程何远,萦回思不穷。
安平江上水,汹涌海潮通。
野性偏宜野,寒花独耐寒。
经冬开未尽,不与俗人看。
烟霞岛上满,落日鬼豪侵。
支命全亏骨,包愁总在心。
径荒陶兴浅,袍吝范寒深。
于我应当饿,家人苦未能。
凭胸携旧积,就史接多朋。
致牍童傒厌,分粮雁鹜憎。
共说暂来尔,淹留可奈何。
驱羊劳叱石,返舍拟挥戈。
我耻周旋倦,人言厌恶多。
分得青天在,盘桓且振裾。
行春依雨歇,问月借春舒。
草咎张椎误,兼之荆剑疏。
不道十馀载,犹然若故时。
因人作事缓,连我信天疑。
燕雁春秋易,沧桑日月迟。
岁月复相从,中原起战烽。
难违昔日志,未泯一时踪。
故国山河远,他乡幽恨重。
廿载仰鸿名,南来幸识荆。
忘机同海客,尊义缔寒盟。
霖雨时需切,东山望不轻。
忽带青云去,惟将逸韵留。
剡舟知待雪,陶径已辞秋。
风足高山水,光原灿斗牛。
归望频年阻,徒欢梦舞斑。
在原嗟鸟散,杖策效鳞攀。
镜里头多白,风前泪积殷。
却有机缘在,相逢意气同。
来看云起处,共话月明中。
去去程何远,悠悠思不穷。
社里朝朝出,同群担负行。
野花头插满,黑齿草涂成。
赛胜缠红锦,新妆挂白珩。
有处可寻菊,还当冒雨行。
久因诗兴懒,徒觉海潮鸣。
人以悲秋老,身当避地轻。
长松不可俯,远视立亭亭。
月色来窗曙,山光到海青。
荒村馀古意,老鹤爱修翎。
饿已千秋久,人堪饭首阳。
苦忧徒反侧,无事笑徜徉。
慨想风云合,回思雨露长。
云间长抱石,鸥梦浅依沙。
山静能容客,潮流直到家。
苟全徙倚便,小隐困穷加。
已当天末处,地亦近南交。
欲雨虚帷润,无家壮志抛。
桐看几落叶,燕记屡营巢。
生平未了志,每每托逃禅。
不遂清时适,聊耽野趣偏。
远钟留夜月,寒雨静江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