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搢珊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眠向烟床吸复呼,瘾来丑态不堪摹。
时时肩作玉楼耸,渐渐身如槁木枯。
无暑无寒无昼夜,费钱费力费工夫。
岁华容易换炎凉,辟谷谁传却老方。
毫末已非眸炯炯,镜中渐见发苍苍。
惊人句籍拈须得,到眼书愁转瞬忘。
雨后前溪两岸平,云归向晚一天晴。
炊烟直上风初定,瀑布高悬山欲倾。
驱犊缓鞭防路滑,钓鱼收艇倚桥横。
朱仙奉诏忽班师,君命无违礼所宜。
半壁支撑先采石,金军覆没愧苻离。
南朝竟忍冤三字,北向曾无树一枝。
风息舟人解缆忙,推篷临水影低昂。
四更已抵黄山麓,两桨斜穿绿树傍。
孤墅远闻难报晓,平沙惊起雁成行。
瘾来丑态不堪描,眠向烟床兴便饶。
非为烧营频纵火,不因乞食也吹箫。
指头仟卷煤偏厚,鼻孔香飞雾不消。
沧浪亭院古云林,一水湾环一境深。
步步引人能入胜,迢迢失路竟难寻。
花天月地增幽兴,舞馆歌楼豁素襟。
忆昔眉山苏长公,会营别墅暨阳东。
面山门枕清溪上,绕郭桥横夕照中。
梅植千株留咏久,禾栽十亩记年丰。
幽居寂寂掩柴扉,溪水湾环碧四围。
竹竿应怜千本瘦,稻苗喜看一畦肥。
鸟声不厌呼为伴,人迹还应到此稀。
湖西村近紫云坛,日日钟催曙色寒。
百八声声分紧慢,万千梦梦记阑残。
花间空自思长乐,饭后应怜在木兰。
湾湾湾处复湾湾,竟把湖村四面环。
落日衔山孤墅晚,游鱼吞饵一竿弯。
波平似镜钩初下,萍乱如星网乍攀。
浮图建自赤乌年,入望玲珑面面圆。
七级火馀犹屹立,半江影落讶孤悬。
晚来绝顶扶红日,晓起晴空撑碧天。
郭外山头似敔形,苍苍不改四时青。
若为乐器声惟止,适类吾生用未经。
去去渊明归故里,休休表圣作新亭。
从今开辟北湖庄,种树曾传养树方。
欲为一身谋衣帛,好将十亩尽栽桑。
青分嫩叶供蚕食,绿发新阴任蝶狂。
湖西村畔峙双桥,密护双桥柳万条。
翠浪堆中寻雁齿,绿阴深处露虹腰。
两溪连跨烟为锁,一径弯环霭不销。
先人卜筑意何深,常与南山共古今。
翠嶂遥观时独坐,白云相对寄长吟。
从龙变化非无志,护鹤勾留恰有心。
一轮月上海天东,小小前湖淡淡风。
百个东坡偏荡漾,三人太白更和同。
轻盈杨柳如丝碧,摇曳荷花似锦红。
半耕半读乐随时,闲住湖村度岁迟。
四野有山皆入画,一年无日不吟诗。
按收馆谷安吾分,早办官粮免吏欺。
半湾流水漾清波,流尽兴亡局几多。
并越无谋机已失,采香有径事非讹。
空馀夹涧桃千树,安得登山屐再过。
省识韩园在暨东,汇香堂畔问春风。
数株老树横斜影,几曲回廊宛转通。
未必神游香雪径,却疑身入蕊珠宫。
百年难遇岁朝春,谚语相传亦有因。
岁序适当推丙戌,斗杓正喜建庚寅。
数声爆竹摧冰箸,万树梅花聘玉尘。
飘飘柳絮任西东。
多少春情付晚风。
曾说有形还有影。
回忆春光百日中,小湖从此又秋风。
山缘过雨松逾翠,树为经霜叶半红。
燕雁代飞知冷暖,鸥凫无事任西东。
满头钗钏耀辉煌,一路花香间粉香。
临去老娘吩咐细,游人多处要堤防。
云亭绰约丽人多,眉似双蛾髻似螺。
更已阑时人已静,还来听唱忆秦娥。
山湾村女也来游,貌不扬兮暗自羞。
独往独来无伴侣,匆匆归去不回头。
时样衣裳巧样妆,及笄娇女意扬扬。
有人尾后私相认,是否前村薄幸郎。
天气晴和景物新,多情游女故逡巡。
却从扇底频回盼,假向灯楼不看人。
民和又喜值年丰,一片春光锦绣中。
歌管楼台深巷月,伶人高唱大江东。
锣鼓声来肃静牌,旗分龙虎两边排。
乡民簇拥泥神至,行过南街上北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