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闲思王道者,逸格世难群。


何处眠青嶂,从来爱白云。


酒沽应独醉,药熟许谁分。

其谁肯见寻,冷淡少知音。


尘土侵闲榻,烟波隔故林。


竹风醒晚醉,窗月伴秋吟。

岳寺栖瓶锡,常人亲亦难。


病披青衲重,晚剃白髭寒。


烘壁茶烟暗,填沟木叶乾。

幽人栖息处,一到涤尘心。


藓色花阴阔,棋声竹径深。


篱根眠野鹿,池面戏江禽。

鹤氅换朝服,逍遥云水乡。


有时乘一叶,载酒入三湘。


尘梦年来息,诗魔老亦狂。

仙坛遗迹在,苔合落花明。


绛节何年返,白云终日生。


旋新芳草色,依旧偃松声。

青春终日雨,公子莫思晴。


任阻西园会,且观南亩耕。


最怜滋垄麦,不恨湿林莺。

维舟芦荻岸,离恨若为宽。


烟火人家远,汀洲暮雨寒。


天涯孤梦去,篷底一灯残。

和气来无象,物情还暗新。


乾坤一夕雨,草木万方春。


染水烟光媚,催花鸟语频。

星河耿耿正新秋,丝竹千家列彩楼。


可惜穿针方有兴,纤纤初月苦难留。

两衙前后讼堂清,软锦披袍拥鼻行。


雨后绿苔侵履迹,春深红杏锁莺声。


因携久酝松醪酒,自煮新抽竹笋羹。

延寿溪头叹逝波,古今人事半销磨。


昔除正字今何在,所谓人生能几何。

秋光满目,风清露白,莲红水绿。
何处梦回,弄珠拾翠盈盈。
倚阑桡,眉黛蹙。

饮散离亭西去,浮生常恨飘蓬。
回头烟柳渐重重,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


今夜画船何处,潮平淮月朦胧。

沈檀烟起盘红雾,一箭霜风吹绣户。
汉宫花面学梅妆,谢女雪诗栽柳絮。


长垂夹幕孤鸾舞,旋炙银笙双凤语。

空江浩荡景萧然,尽日菰蒲泊钓船。


青草浪高三月渡,绿杨花扑一溪烟。


情多莫举伤春目,愁极兼无买酒钱。

【其一】


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其二】


酷怜风月为多情,还到春时别恨生。

雨溟溟,风泠泠,老松瘦竹临烟汀。


空江冷落野云重,村中鬼火微如星。


夜惊溪上渔人起,滴沥篷声满愁耳。

雨微微,烟霏霏,小庭半拆红蔷薇。


钿筝斜倚画屏曲,零落几行金雁飞。


萧关梦断无寻处,万叠春波起南浦。

六街晴色动秋光,雨霁凭高只易伤。


一曲晚烟浮渭水,半桥斜日照咸阳。


休将世路悲尘事,莫指云山认故乡。

征帆初挂酒初酣,暮景离情两不堪。


千里晚霞云梦北,一洲霜橘洞庭南。


溪风送雨过秋寺,涧石惊龙落夜潭。

风透疏帘月满庭,倚栏无事倍伤情。


烟垂柳带纤腰软,露滴花房怨脸明。


愁逐野云销不尽,情随春浪去难平。

香清粉澹怨残春,蝶翅蜂须恋蕊尘。


闲倚晚风生怅望,静留迟日学因循。


休将薜荔为青琐,好与玫瑰作近邻。

秋风丹叶动荒城,惨澹云遮日半明。


昼梦却因惆怅得,晚愁多为别离生。


江淹彩笔空留恨,庄叟玄谭未及情。

烟郭遥闻向晚鸡,水平舟静浪声齐。


高林带雨杨梅熟,曲岸笼云谢豹啼。


二女庙荒汀树老,九疑山碧楚天低。

暖风芳草竟芊绵,多病多愁负少年。


弱柳未胜寒食雨,好花争奈夕阳天。


溪边物色堪图画,林畔莺声似管弦。

客离孤馆一灯残,牢落星河欲曙天。


鸡唱未沈函谷月,雁声新度灞陵烟。


浮生已悟庄周蝶,壮志仍输祖逖鞭。

戍楼吹角起征鸿,猎猎寒旌背晚风。


千里暮烟愁不尽,一川秋草恨无穷。


山河惨澹关城闭,人物萧条市井空。

空塘水碧春雨微,东风散漫杨柳飞。


依依南浦梦犹在,脉脉高唐云不归。


江头日暮多芳草,极目伤心烟悄悄。

碧户扃鱼锁,兰窗掩镜台。


落花疑怅望,归燕自裴回。


咏絮知难敌,伤春不易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