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浮家泛宅玉溪边,小泊茶楼又过年。


山郡野花共酒盏,天街官柳望吟篇。


平吞馀子价可待,倾倒诸公誉正延。

稻田陂水菊花天,新筑轩窗醉酒边。


情味故人如昨日,襟期闲客又今年。


沉思节序俱同梦,剩赏风光甚欲仙。

八年山涧送春归,流转风光欲告谁。


草野其间无别种,芳华之外有残枝。


燕莺蜂蝶偏他好,鸡犬牛羊不自持。

一山春雪见梅花,渌涨沟流浸草芽。


纵著峭寒虽较冷,不禁暄日便争华。


游蜂未放迷深树,回雁初归泊浅沙。

小醉归来处,陶然度夕阳。


一溪波泛泛,半岭树苍苍。


岁晚身何用,春新意欲狂。

斋楼之名散庵立,时哉时哉贵翔集。


训行处仁要领会,德成胜非由所习。


眼高四海远者远,知效一官急者急。

陟径得遐瞩,濯泉惬幽寻。


禅窗坐来久,聊以娱客心。


平田绿未整,湖色收晚阴。

草色老春荠,气数戚已分。


流光生鬓丝,日暮江东云。


故交本不多,零落那忍闻。

柳已绿可爱,溪风更摇之。


人居春气中,安知物熙熙。


常年二三月,醉眼不自持。

细雨桃树枝,依流欲舒红。


水深相发挥,倍觉多春工。


从渠武陵源,不与人迹通。

青青叶中兰,庭幽有馀芳。


新葩明轻茎,知我春昼长。


安得滋九畹,命骚与争光。

沉沉听雨坐,瓶花养香梅。


鼻观得此供,息定本气回。


春阳已大壮,阴云尚难开。

山林欣晚对,细和一篇诗。


欲醉那因酒,妄言却为棋。

使君襟抱中秋月,闲饮宾僚醉野人。


倒载去寻高阁古,落成未试一桥新。


山城明岁当回首,云路兹时好发身。

社瓮同倾酒易深,留连风雨为沉吟。


兴言大抵多怀旧,何事如斯直至今。


下榻新窗还抵掌,扶舆旧隐只关心。

午步溪边路,谁家小筑幽。


敲门问亭榭,迎我具觥筹。


意适春光动,晴曛野色浮。

春动高溪水,交游独有君。


人情虽澹澹,物色已欣欣。


香转梅梢日,光分岭外云。

饮亦微微醉,归来睡思浓。


身形方放脚,鼻息自填胸。


熟美可嫌老,轻安只益慵。

饭了小园间,乘晴享此闲。


因行扫黄叶,随意看青山。


取径嫌林密,为基惜地悭。

下郭山盘屋,轩亭景晏如。


浅斟留把酒,细字见抄书。


河洛无由返,江湖已定居。

尚觉梅花发,元知柳絮飞。


舞回风荡激,洒急雨霏微。


解冻群芳盛,馀寒百卉稀。

清坐看凉雨,山林静有声。


交游因共话,衰老欲何营。


风急初疑敛,云低又苦倾。

海棠花上雪,憔悴却如人。


晓觉春光淡,时占天气新。


燕脂才糁糁,翡翠正匀匀。

春前三日雪,今则倏霜晴。


涧谷冰凘满,溪山风物清。


梅梢已飘洒,兰穗始敷荣。

一雨已秋深,月色寒而静。
夜半披衣草树间,玉露团清影。


长笛倚楼声,听彻还重省。

人日才过春日至,薄醪生菜旅亭头。


慈亲鬓发垂垂白,应看诸孙弄土牛。

瑶京散雪气微和,玉律来阳景渐多。


太一降生烟缥缈,上宫行处佩逶迤。


坛边瑞霭迎仙跸,日下卿云待帝歌。

千里风期拟共君,过江消息转愁闻。


雁来建业书何处,舟入邗沟路暂分。


六代莺花馀染翰,三吴烟树阻论文。

壶觞已在重阳后,楼阁偏宜胜事传。


远水微明摇落日,孤城惨澹横秋烟。


风高木叶斜斜下,树动江船宛宛连。

逢辰移桂棹,命赏接蒲觞。


岸挟潮声上,江连雨色凉。


兰香馀晚沐,莲唱倚新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