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佣耕陈胜假为鬼,烂斧王乔诈得仙。


若见渊明为我道,并从金母乞长年。

老年光景转风轮,惆怅清明又一春。


飞燕双双新旧恨,长亭五五往来人。


揩磨病眼朱成碧,补接新花假像真。

西风萧瑟雁声哀,处士篱边菊树开。


翠幄总从霜后见,幽香半自雨中栽。


高云锦石明秋日,淡蕊繁枝映酒杯。

中天积翠削巑岏,扫石衔杯醉不冠。


樵路半垂青嶂底,歌声全出碧云端。


飞来别作仙人掌,望去平临玉女坛。

野色岚光面面新,上清楼阁俯嶙峋。


杯间月出瑶台夜,杖底云飞玉洞春。


地尽群峰开象纬,天容双屐出风尘。

马上壶觞处处从,花源又入白云封。


石渠飞沬溅春酒,茅屋临流响夕舂。


雨色微侵青薜荔,山光倒映紫芙蓉。

百尺高台古树林,池边不雨昼萧森。


游逢载酒春先暮,兴到看山客自深。


片石千秋留鸟篆,寒潭百尺想龙吟。

木落霜天万树林,谁怜艳菊自萧森。


一丛寂寞香难近,百草飘零色更深。


地僻常能留客醉,秋高才得对花吟。

芳筵高会听鸣笳,徙倚疏篱感岁华。


九日已过南浦雁,一尊还对故园花。


繁英烂漫迎人冷,疏影萧条向月斜。

曈昽初日曙光遥,钟鼓声传下九霄。


万国衣冠趋象魏,两阶干戚奏箾韶。


天清华盖云中见,风细垆烟仗外飘。

为怜秋色满禅房,回首家山几断肠。


季子黑裘淹岁月,潘郎青鬓怯风霜。


天涯佳节愁中过,上界钟声梦里长。

立冬前一日,雷电蛰虫惊。


雨气蒸人暖,潮头触岸平。


君王敬天变,宰相访民生。

贱子来何时,倏焉戒晨装。


王程难久滞,俯首辞高堂。


哽咽不敢啼,惧我亲情伤。

弥月佳徵见一回,庆从百晬更相催。


青坊史送金章到,玉陛恩颁紫诰来。


乳媪解惊风骨异,慈亲赢得笑颜开。

城东全不觉秋来,小饮新亭罨画开。


池跃一丸惊弄水,云随双屐笑登台。


园争洛下谁当胜,曲愧巴中我未才。

一夜春溪落涨痕,不知春色遍郊原。


青山麦垄东西坂,流水桃园上下村。


鹿迹半惊樵客过,禽声如答路人言。

卜居欣得侣,咫尺巷西东。


老马能知道,新诗合注筒。


鞭庭春不远,扫径雪初融。

家声自东鲁,门对重关西。


象服摇苍水,鸾封获紫泥。


晚春开寿域,迟日丽中闺。

一晴山与水争奇,莫道春残赏约迟。


正得落红飞絮后,松风萝月澹相宜。

瀛东迂拙愧仙才,分奠沧溟此一回。


金屋雪消风应律,紫坛尘净月当台。


享神乐备钧天奏,扈跸人从复道来。

随銮复入殿东门,浅薄将何答异恩。


去国不知三载过,传家犹幸一经存。


圣颜屡顾惊华发,尚食仍饕醉绿尊。

紫凤衔书下九霄,君王还念旧宫僚。


春回大地阳初动,日转阴崖雪尽消。


犬马有情终恋主,山林无分又趋朝。

石洞谁穿薜荔封,玄云宫阙远闻钟。


万松风奏笙簧杂,叠嶂天开锦绣重。


久住定应凡骨换,偶来忘却病身慵。

冠盖追随出练江,山花盈路酒盈缸。


早归肯负王孙草,迟去终怀父母邦。


暂补一番鳌禁直,愁听三叠渭城腔。

文华门启日临墀,凤历初陈鹤驾移。


卫士分行旗影杂,官僚双引佩声迟。


万年正朔遵先纪,一代规模陋汉仪。

小臣踪迹本疏慵,衮职情知不易供。


才向储闱传大学,又从宣室讲中庸。


朝行辅德须耆俊,家法崇文自祖宗。

又陪郊宴戴恩回,不觉春光次第催。


鳌禁未烧千炬烛,凤筒先动六葭灰。


喜逢令节添新岁,恐落明时数弃才。

半夜奎星光烛天,诸生云拥戟门前。


闲阶露下听更坐,别院人稀借榻眠。


灯乱衣冠松外转,风清丝竹殿中传。

寓公清致本苕溪,借榻三回听晓鸡。


出韵令严诗律险,弹棋人倦子声低。


清斋坐合金兰契,法从班联玉笋齐。

腊药同沾赐,朝回折柬催。


步兵持酒榼,单父下琴台。


病益疏慵态,诗惭侍从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