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迟迟烂熳开,贞元会合培。


喜与一阳复,香从天上来。

积雨逢新霁,移尊伴胜幽。


兰亭觞已后,莲社会初投。


啼鸟当窗巧,飞云傍槛浮。

僻地淹词客,禅房对晚山。


攒眉因入社,望气似临关。


节是清和候,人乘著述闲。

地主多招赏,花神故献奇。


林风吹旷莽,海月照涟漪。


秉烛因清夜,移樽傍曲池。

未约龙山饮,先攀桂树丛。


人俱白社客,地似碧云宫。


菊艳今应紫,桃花亦自红。

长绳不系日西驰,又道人间七夕期。


织女心情桥鹊会,蓐收消息井梧知。


三更送巧偏遗我,一片支机又与谁。

万个青青耐久看,每愁风横益凋阑。


首阳饿叟联家谱,玉版禅师共石坛。


只友寒松辞恶木,不栖野鸟候真鸾。

一庭苍玉欠人看,谁似王猷兴未阑。


愿典春衣供酒盏,每迎宾从上诗坛。


雨催苦节淩霄汉,风扬柔枝舞凤鸾。

昨日渡长淮,今日渡长江。
长江更比长淮阔,凌空自有飞凫双。


凫双飞,风不起,天清清,水弥弥。

一冬今夕始知寒,起斫清冰试小团。


水品无劳问鸿渐,火攻聊欲效田单。


肠间古字搜应遍,灰里仙书默自看。

几年空作思归引,今日还登至喜堂。


风浪拍天收短棹,云山满目映斜阳。


良畴近绕渊明宅,修竹遥连大阮庄。

忧来不知端,抚心翻自疑。


虽惭风云气,宁复儿女痴。


园林既成趣,书卷亦堪依。

一雨时物润,壶瓜皆可烹。


情知饱食愧,所乐在良朋。


寄迹且仁里,四邻多俊英。

十分饥馑十分寒,目见伤心耳亦酸。


袖手茅檐对残日,此身犹是论思官。

水心亭下木兰舟,昨夜分明赋远游。


消息眼前无可问,满天风雨独登楼。

视不成形举目存,青灯一盏近黄昏。


彭殇竟是谁分出,妄使瞿昙欲断恩。

清夜长吟动四邻,吟成人静独沾巾。


不知此段缠绵意,天地相关复几人。

君年六十我为寿,六十明朝谁寿侬。


岁月不知人事并,儿童刚道酒杯重。


牛眠未了山头事,蝶化难追梦里踪。

汶水欲尽卫水来,两水夹舟喧万雷。


经旬守闸僮仆困,千里顺流心眼开。


长风飗飗若绳引,曲岸宛宛疑天回。

只合清江坐钓矶,等闲谁遣著朝衣。


绿阴门巷青绳路,心逐南云一片飞。

黄盖亭亭拥赭函,箫韶声起殿东南。


百年盛事中天见,八圣深仁薄海覃。


尧典合从虞史润,周官不假汉儒参。

小阁垂帘相对红,窄衫低帽一丛丛。


归来有语那能记,坐倚东风忆梦中。

年年指作还乡计,不道还乡是此年。


便整朝衣辞汉阙,旋收行李上吴船。


皇恩未报儿孙在,清论犹存首领全。

别驾当年治五茸,苞苴无迹稻田丰。


每从父老歌遗爱,何意轩墀拜下风。


鹤骨未嫌金带重,凤雏还拟碧霄翀。

平林回步草堂深,二十年前此日心。


尘土自能迂俗驾,云山曾不碍幽寻。


孤标共指中流镇,高咏犹闻正始音。

上林非夙昔,系帛亦徒劳。


尔去从飘泊,余心转郁陶。


空庭添寂寂,中泽总嗷嗷。

忽闻城里有书来,三读书题不敢开。


但得寒冬无事过,何须翘足待阳回。

腊尽依然处海滨,寒风破衲易相亲。


年来历日浑无据,未必明朝便是春。

自启柴扃望远峰,乡心落叶一重重。


似怜登陟添愁思,处处台先著雪封。

已近予生日,弥天大雪飞。


年年惟抱病,泪湿破僧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