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支离海角四经秋,屈指桑弧或在眸。


岂意天河填夜鹊,已从人世失朝蝣。

今夕何夕夕云七,天孙有巧不愿乞。


举杯遥指河汉头,但愿归耕学牵牛。


我无腹中书可晒,亦不晒衣随俗辈。

宅堂荔子无名字,自我呼为七夕红。


记得去冬初到日,家人指树语衰翁。

弟兄身事各茫然,赖有先人二顷田。


他日青山映黄发,长如今夜对床眠。

无用乾坤一腐儒,年来踪迹转崎岖。


身名未就耕桑废,何日投闲老此湖。

去年佳节吴头见,今久秋声峡内闻。


桂魄渐看成半璧,银河犹自掩微云。


晒书空有便便腹,乞巧初无怪怪文。

梅花独立正愁绝,冰缠雾死卧天阙。


孤香牢落护残枝,不随飘堕四更月。


新诗句句逼空蒙,嫣然一笑隔林樾。

袅袅天风响佩环。
鹊桥有女夜乘鸾。
也恨别多相见少,似人间。

银湾初霁暮雨。
鹊赴秋期去。
浅月窥清夜,凉生一天风露。

今日云軿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


家人竞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霄。

外孙争乞巧,内子共题文。


隐映花奁对,参差绮席分。


鹊桥临片月,河鼓掩轻云。

佳期人不见,天上喜新秋。


玉佩沾新露,香车渡浅流。


东西一水隔,迢遰两年愁。

一水盈孟几许遥,犹烦灵鹊为填桥。


千年精卫空衔石,涨海烟波只自饶。

牛女双星隔水明,一年一渡尚心惊。


天河风浪何如海,海上征人昼夜行。

懒寻天上巧,夜阑愁对,碧窗秋悄。
细数更筹,重忆旧时怀抱。
多少人间别恨,浑不解、金风来早。

罗云愁薄,绪风催暮,烛照擎杯酒浅。
绛河淼淼向人垂,是别泪经年流满。


江湖节序,暌离心事,忍记星期近远。

露白风清夜向晨,小星垂佩月埋轮。


绛河浪浅休相隔,沧海波深尚作尘。


天外凤皇何寂寞,世间乌鹊漫辛勤。

会合无由叹久违,一年一度是缘非。


而予愿乞天孙巧,五色纫针补衮衣。

都将一年意,一夜申缱绻。


桥畔乌鹊声,天河渐清浅。

一年但一会,一夜一年周。


犹胜侬儿郎,十载客巴州。

不恨欢意薄,但愿欢情长。


牵牛与织女,一年一成双。

侬家白揄树,一年一开花。


郎如牵牛星,一年一来家。

折简秋宵兴欲狂,东南名胜半沙棠。


天孙河畔停乌鹊,地主池头宿凤凰。


绿树回风全送暑,红蕖摇月细生凉。

令节过从正女牛,天河斜挂越城头。


高贤总逐双星聚,大火初当七月流。


玉树阶庭怀乍遣,金兰湖海兴难酬。

名花移植近金銮,一朵能倾十二栏。


巧思正钟天女夕,素肌长抱月娥寒。


清商管协河东凤,赤锦笺裁蜀郡鸾。

好个牵牛织女天,凄其独夜不成眠。


柳家细婢何能问,太尉粗人只自怜。


比翼难磨终古恨,妩眉未了宿生缘。

黄姑织女万古心,脉脉欲渡银河深。


有齐季女起拜月,绿发一缕蒙金针。


眼明志针如志鹄,针发相投如破镞。

弄巧拙逾甚,合欢愁转多。


擘金盟似海,搔玉泪成河。


天运真旋磨,人生特掷梭。

炳炳双星从古然,滔滔多话到今传。


渺茫河上曾无事,醉梦人闲自并缘。


妄不易祛姑立我,巧如可乞岂为天。

纷纷都说会双星。
鹊桥成。
凤骖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