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银汉迢迢送曙寒,玉杯兰醑未曾干。


少年几许天孙意,还自停眸仰面看。

童时乞巧老何言,阶下儿孙瓜果繁。


六十年来经七夕,都无人笑老天孙。

万里明河只眼前,泛槎何用讯张骞。


后来尚诧支机石,好事书生喜浪传。

幽人徙倚自寒梧,尊酒当年子大夫。


牛女不分南粤产,黄姑犹可共家姑。

海外星辰别有天,五云多处隔风烟。


年来不敢停头望,但向天街结卧缘。

前年河汉雨翻盘,达曙联吟剑气寒。


今夕还来共明月,凭看晴晦倚阑干。

从来七夕雨偏多,此夕澄澄月渡河。


信有佳人来海国,云开十道放笙歌。

长安太液赋牵牛,底事于今二十秋。


溪桥也是天河水,不信牛郎有白头。

常年疏雨点湘帘,尽道天孙别泪沾。


可是翻盆江汉满,今年离恨许多添。

亦知一夕百年同,暝夜何从简女红。


为语穿针诸姊妹,楼前容易五更风。

天上多情似女牛,一年一度锁新愁。


今年甚雨同寒食,乌鹊桥边倍报秋。

秋草寒虫浥露河,翠旗雨盖奏云和。


当杯入手休教歇,来岁何因寄和歌。

双星岂是等闲缘,才话来情上去筵。


上帝若非怜别苦,不教岁岁到河边。

家家乞巧设丝萝,何事无能解帝呵。


今日星稀初整驾,昨宵云暮巳停梭。


空闺月冷穿针缕,孤客衣单叹汉河。

去年七夕燕山度,今日双星海畔看。


一自故人如雨散,曾无片楮报霜寒。


关河到处容堪老,杯酒人开会尚难。

稚子听人谈七夕,举头真欲尾星行。


催娘案上排生果,替姊笺头录乳名。


乱唱仙歌敲竹简,私斟圣水贮瓷罂。

龙目离离垂暗津,渔家灯影共星陈。


名香竟日熏荀令,绣被深宵覆越人。


斜汉欲将云树合,闰年贪向月华新。

倦客当檐步列星,银河天半落飘萍。


安贫恰与秋皆素,怨别那能岁久青。


城树暝烟笼喜鹊,水轩新月荡飞萤。

庭邀皎月树含风,归客吟孤旧友同。


老丑自看诗益好,贤豪相待命犹穷。


白藤穿枕眠徐孺,龙眼推筐掷左冲。

悲秋一借阳台雨,却怪明河此夕阴。


剪烛试窥牛女渡,落梅先入凤凰琴。


情随天上乘槎客,响切城南捣素砧。

九天香露下真珠,谁望银河意不输。


侍婢皆思代乌鹊,男儿争得似黄姑。


月中针孔真穿未,云里机丝定卷无。

秋宵疏柳下,群坐见双星。


独作江头月,浮来满户庭。


候虫参语默,天爵测玄冥。

珠江指银汉,相见复相亲。


往岁悲秋客,都为乞巧人。


南流豫章水,或有雒川神。

牛女未成欢。
别意相关。
几回偷把泪珠弹。

一叶井梧飘。
玉宇凉生暑渐消。
乞巧佳人传报道,今宵。

谁言七夕佳期远,争似人间别意多。
秋风衰鬓渐双皤。


何日可、归卧白云窝。

凉飙轻约银河浪,灵鹊新成织女桥。
两旗关处瑞香飘。


欢未了、休遣漏声高。

乌鹊成桥拥翠轩,牛郎今夕会天孙。


休嗟隔岁佳期少,良会人间有几番。

红楼隔鸾幕,绿窗孤凤弦。


河星一不度,闺月两虚圆。


千里梦相积,数书心未传。

季月逢占火,佳辰迨曝经。


竹间还七客,河际复双星。


接露欢衔酒,看云懒乞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