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过雨秋风洒客裳,长廊广厦更清凉。
不看云际痴牛女,细读文中古战场。
病骨未轻聊把酒,诗情欲适旋焚香。
别多会少两情深,风幌云屏喜不禁。
谁道初秋清夜永,须知一刻直千金。
八郡经生满鳣堂,那能斗酒博西凉。
晚年刻意玄虚讲,蚤岁留心翰墨场。
怜我无毡寒坐客,分公燕寝旧清香。
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
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目断银河婉娈期,彩云香雾转馡馡。
天孙无赖能专巧,世俗由来亦妄祈。
稚子唤人占蟢网,老妻怜我泣牛衣。
翠绡心事,红楼欢宴,深夜沈沈无暑。
竹边荷外再相逢,又还是、浮云飞去。
锦笺尚湿,珠香未歇,空惹闲愁千缕。
云雁将秋,露萤照夜,凉透窗户。
星网珠疏,月奁金小,清绝无点暑。
天孙河鼓,东西相望,隐隐光流华渚。
微云拂斜月,万籁声沈。
凉露暗坠桐阴。
蛾眉乞得天孙巧,愔愔楼上穿针。
谁送凉蟾消夜暑。
河汉迢迢,牛女何曾渡。
乞得巧来无用处,世间枉费闲针缕。
乾鹊收声,湿萤度影,庭院秋香。
步月移阴,梳云约翠,人在回廊。
醺醺宿酒残妆。
岁月如有意,情来不自禁。
向光抽一缕,举袖弄双针。
鹊桥横低蘸银河,鸾帐飞香,凤辇凌波。
两意绸缪,一宵恩爱,万古蹉跎。
剖犬牙瓜分玉果,吐蛛丝巧在银盒。
三五半圆夜,二七素秋天。
银河耿耿,中渡绛节会星軿。
宝鹊喜传佳信,丹凤欢迎仙仗,瑞彩映珠躔。
帝里秋开宴,天孙晚渡河。
共怜今夜雨,偏为别来多。
落月移妆镜,轻云散绮罗。
绛河垂地七襄回,弦月无云半壁开。
何处笛声传《折柳》,满庭秋气飒苍苔。
遥疑灵鹊桥边落,暗度穿针席上来。
容易乡心秋自生,纡馀老态日纵横。
无官谩赋五升籴,有妇难呼一石酲。
露气满山高木落,秋声入屋短檠明。
尝忆银床桐泣露,更思玉碗蔗流浆。
天孙初嫁龙绡薄,却恐秋河入夜凉。
耿耿玉京夜,迢迢银汉流。
影斜乌鹊树,光隐凤凰楼。
云锦虚张月,星房冷闭秋。
牵牛河东织女西,相望千古几时期。
夜深只恐天轮转,地底相逢未可知。
初月纤纤照露台,枉将瓜果闹婴孩。
今宵自有经年约,何暇闲情送巧来。
问谁争乞巧。
谁知巧处成烦恼。
天上佳期,底事别多欢少。
锋棱磨尽方藏拙。
老怀羞对天孙说。
风叶动清商。
乌鹊桥成上界通,千秋灵会此宵同。
云收喜气星楼晓,香拂轻尘玉殿空。
翠辇不行青草路,金銮徒候白榆风。
晚晴新月上烟萝,独倚花前想渡河。
同在城中不相见,问君谁最旅怀多。
明河飞练敞高楼,七夕开尊望女牛。
坐久暮天云似水,醉深长笑夜宜秋。
蛛丝漫可穿针待,缑岭真疑跨鹤游。
秋来风雨积,竹径暝相催。
不见支机去,空传乞巧来。
遥闻作赋处,朝暮云阳台。
飞阁敞晴虹,登临信宿同。
共言七襄转,难辨两宵中。
故作流连待,频销夜烛红。
七夕高楼七秩翁,老年心迹少年同。
人间妙境形骸外,天上佳期笑语中。
酒尽玉壶明月堕,歌残金缕彩云空。
澄秋寂历凉风袅,河汉无云天露▅。
枫叶初飘银井床,露华欲湿蘼芜草。
此时织女独含情,停梭罢织思盈盈。
沧江雨歇暑渐微,银床一叶迎秋飞。
牵牛相对织女出,明月不照征夫归。
寸心耿耿只自苦,双鬓萧萧今更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