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七夕终朝雨,凉风起竹扉。
斜阳随客至,浊酒过墙希。
命拙身还健,乡遥梦不归。
片云一霎还收雨。
瓜筵银烛秋光聚。
人影玉阶多。
庭槐悭绿,墙蕉赠瘦,鸠妇楼头相语。
旱天尤觉日如年,苦盼到、蟾明秋宇。
瓶中佳卉,盘中佳果,今夕双星欢聚。
明河之水流玉云,神乌为梁贯天津。
河西织云天帝子,今夕东行见河鼓。
瑶光如笑横碧渚,微风徘徊自成舞。
云压高城雨散丝,万家秋气入罗帷。
巧棚七夕喧邻里,小宋明朝定有诗。
织锦停机,服箱休驾,两情此夕交欢。
碧汉无云,银波万顷茫然。
凭谁为泛仙槎去,问佳期、何事经年。
落日照高牖,凉风起庭树。
悠悠天宇平,昭昭月华度。
开轩卷绡幕,延首晞云露。
二秋叶神媛,七夕望仙妃。
影照河阳妓,色丽平津闱。
鹊桥波里出,龙车霄外飞。
秋风始摇落,秋水正澄鲜。
飞眺牵牛渚,激赏镂鲸川。
岸珠沦晓魄,池灰敛曙烟。
日日思归勤理鬓,朝朝伫望懒调梭。
凌风宝扇遥临月,映水仙车远渡河。
历历珠星疑拖佩,冉冉云衣似曳罗。
生代日何短,徂迁岁欲期。
始闻春鸟思,溘见凉云滋。
皎皎河汉匹,三秋会有期。
牵牛遥映水,织女正当车。
星桥通汉使,机石逐仙槎。
隔河相望近,经秋离别赊。
桂宫明月夜,兰殿起秋风。
云汉弥年阻,星筵此夕同。
倏来疑有处,旋去已成空。
皎皎宵月丽秋光,耿耿天津横复长。
停梭且复留残纬,拂镜及早更新妆。
彩凤齐驾初成辇,雕鹊填河已作梁。
隔巷遥停幰,非复为来迟。
只言更尚浅,未是渡河时。
夙驾鸣鸾启阊阖,霓裳遥裔俨天津。
五明霜纨开羽扇,百和香车动画轮。
婉娈夜分能几许,靓妆冶服为谁新。
凤律惊秋气,龙梭静夜机。
星桥百枝动,云路七香飞。
映月回雕扇,凌霞曳绮衣。
云端有灵匹,掩映拂妆台。
夜久应摇佩,天高响不来。
片欢秋始展,残梦晓翻催。
汉渚常多别,山桥忽重游。
向云迎翠辇,当月拜珠旒。
寝幌凝宵态,妆奁闭晓愁。
玉露三秋早,反河七夕初。
不应须卧疾,为曝腹中书。
屡将时节客中过,今夜双星又渡河。
天上佳期应有数,人间欢会苦无多。
合离不定桥边影,巧拙何心杼里梭。
七月七日风雨多,御桥南望水增波。
鸳鸯自向沙头宿,不管牛郎信若何。
阁道中宵急雨鸣,遥怜牛女渡河情。
吴台惊鹊飞来重,长信流萤洗后明。
不谓金壶能续漏,只缘玉箸剩沾缨。
锦窠何必夺丘迟,毕竟还他蜀锦奇。
近日锦官空擅巧,博南山下乞蛮姬。
彩袖飞来山上山,小楼金马堕云鬟。
柰花满地无人扫,二十年前菩萨蛮。
一宵争抵一年长,犹度金针到绣床。
天下真成长会合,昆明池上两鸳鸯。
乌鹊梁成岁一过,灵风此夕度鸣珂。
鸾钗再合骈金股,牛渚重来失素波。
巧落人间征应少,愁归天上别离多。
高楼今夜月,女伴斗穿针。
却笑为官拙,偏无乞巧心。
今夕是何夕,双星一何朗。
置酒临前除,陈簋乏方丈。
俨然数君子,嘉会喜成享。
片雨明河拭,双星阁道临。
论欢天上别,惊候旅中深。
夕吹催飞藿,商声动早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