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翛然一钵一军持,坐到忘言了不疑。


却笑惠休缘底事,逢人教拟碧云诗。

门前紫马踏青苔,怨别新诗可更裁。


回首燕山当落日,城头一片碧云来。

还将抖擞向风尘,一放声闻酒入唇。


莫笑野夫无所住,出山今是住山人。

长松叶底一绳床,瘦影凌兢额渐霜。


抛却此身谁受病,不劳三界访医王。

少日经行晚坐禅,曾教舌本吐青莲。


而今一字无寻处,饱饭松风任意眠。

岂有沙门蓄四兵,空将四大施黄荆。


还他业后无馀事,身在四禅天下行。

劳师指示安心法,欲觅心安总未能。


夜半披衣时自起,一庭残月浸觚棱。

病来浑似堕尼连,病去俄成自在天。


为语报身俱是幻,不知真境在谁边。

病起空庭秋色新,翛然一榻净无尘。


欲知不二门中语,应有朝来问疾人。

偶步九里松,忽闻清呗响。


不见讽经人,声逗青松上。

为爱松隐名,去觅松隐迹。


只在此松间,觌面不相识。

隐囊纱帽对传卮,宛似袁公步屦时。


屋后梅花堪尔供,庭前柏子是吾师。


从知矫凤冥高汉,偶为将雏绕故枝。

一锡初开行脚缘,五台高拥佛螺烟。


闻师欲访金刚窟,误却文殊鼻孔边。


过耳便成狮子吼,安心莫堕野狐禅。

十年高坐许重登,不向无机说小乘。


破尽六宗犹竖拂,听来半偈是传灯。


谈时舍利祥光显,到处军持法雨兴。

飞鹫岧峣傍紫冥,坐来烦暑入清泠。


千山忽掩风云碧,双眼偏留薜荔青。


檐鸽过雷时自堕,钵龙旋雨暗闻腥。

江淹不怨别,陶令欲披襟。


为接远公话,俱生无住心。


林枝却飞盖,涧溜写鸣琴。

尔傍天台宿,能扬智顗风。


襄阳好名刹,耆宿有安公。


楚越浮踪并,人天慧眼空。

刘郎才滚滚,赠汝若干言。


是否西来意,将非不二门。


细应探业识,难是铲名根。

初闻师子座,高下天花飞。


何事楗椎响,悠然托钵归。


道高魔事娆,心净世缘微。

寺古僧庐尽,泥深旧径非。


偶然逢宿衲,莞尔露禅机。


宿火拨犹冷,残灯挑尚微。

道人杖一锡,一钵复随缘。


钵中贮秋月,锡底飞寒泉。


警鹤有时响,收龙都静眠。

去住元无系,师今定若何。


坐推狮子吼,塔许雁王过。


白社经翻早,青山锡占多。

远公不戒酒,殊足了吾生。


访即披衣出,呼便托钵行。


别时轻抖擞,醉后好纵横。

一钵本无住,孤云时自依。


苍然石湖色,似爱远公归。


忍草吐新带,香莲辞故衣。

大有摩尼在,将从智者探。


天花凡几点,贝叶到何函。


千日悬龙藏,孤灯隐佛龛。

野人无一事,爱尔云床眠。


缓带松风集,开樽江月悬。


僧仍解中圣,客亦喜逃禅。

白马归来后,经翻定几篇。


向承西竺问,宁印北宗传。


转梵天音合,降心佛日偏。

闻师初解夏,一钵与绳床。


幡影白云静,钟声清昼长。


霞餐有禅悦,水观生微凉。

竺师震旦秀,天骨何昂藏。


一雨万流合,斜阳千岭苍。


坐来杨枝水,忽发梅檀香。

下马叩空门,逢僧礼白云。


为心一萧散,别路自尘氛。


犬避昙花席,鼯餐贝叶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