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岂是东林日,天容我辈闲。


逢人能白眼,爱客说青山。


赏趣琴尊外,会心鱼鸟间。

释子期过宿,诃林访化城。


宗雷多内学,支遁是平生。


池月澹禅性,铃风答梵声。

坏衲相过羽服迎,可怜□静□营营。


我思江上忘身计,师出山中乞寺名。


振锡回还心未住,布金圆□意方平。

残雪初干溪水滑,梅花狼藉桃花发。


灵山僧去荡虚舟,满棹晴云带新月。

进乏梯媒退又难,近因多难怕长安。


相知莫话诗心苦,乞取新诗合掌看。

尘海翩翩猎梵衣,何如蘋末看斜晖。


几回行到言诗处,水寺秋云毷氉飞。

溪房夜掩白云层,酬唱诗筒系海藤。


花落煮茶窗外石,一航春雨隔吟灯。

少年如玉在缁林,此去皋亭落叶深。


寺近海门潮上处,水中孤月是禅心。

斗边一塔冷浮光,九里松风揭寺香。


君去正当春雨动,雪花消尽石兰芳。

放浪诗骚外,尘心鍊到空。


白云开夜观,海月冷松风。

一庵秋色里,共坐佛灯前。


风引上香磬,月浮煎茗泉。


袖寒沙气逼,窗迥树声悬。

禅窟夸金碧,经行失旧踪。


钟声穿茂竹,辙迹荫长松。


远到水常莹,前陈山更重。

篮舆行尽白云层,来款禅居得小亭。


乱石引泉归曲涧,寒风吹雨过中庭。


四旁野色朝昏别,一览岩姿远近青。

宝地深深俯碧潭,有僧酌茶延我谈。


千岩状秀蹑风磴,万竹含翠藏云庵。


西来指柏本无著,一见悟桃须再参。

怪奇存相法,妍丑出天真。


此君无二貌,正是葛天民。

移梅种竹趁阳春,举目江山发兴新。


曲槛疏窗那草草,飞檐碧瓦已鳞鳞。


鼎来好语酬佳景,更有高僧话净因。

看山论旧事,拂石认前题。


雨滑苔径阻,云收松峤迷。


三秋文豹隐,一夜寒螀啼。

断涧复危岑,红尘且满襟。


疾驱触炎热,小憩得禅林。


煮茗对清话,弄琴知好音。

逗晓乱山中,来寻古佛宫。


荷间留夜雨,松下进秋风。


瑞气旧如许,岩姿今亦同。

振锡千峰下,观空万象前。


水深猿臂直,雪厚虎蹄圆。


工部泪徒感,赞公灯不眠。

四壁萧然我亦空,更无归梦到江东。


楼台不碍尘尘现,钟鼓相闻法法通。


玉麈挥谈真契合,莲华分座夙缘同。

十亩方塘四岸榕,夕阳初尽月生东。


不嫌瘴地无家别,犹喜山房有路通。


宁使五尘长我缚,得超三界与师同。

结宇古城边,能诗复悟禅。


钵分摩诘饭,池种远公莲。


竹飐春烟静,禽歌夜月圆。

世人孰无累,贵彼方外人。


超然云霞趣,迥脱生死轮。


周也漳南释,开轩瞰漳滨。

山沉江海阔,月行天中央。


游子宿何许,只应归梦长。


浮云且莫生,星河助馀光。

木杯足蹑浮惊湍,却爱五峰如戏鸾。
一锡飞来卓出苍玉髓,又有黄金百镒藏蒲团。


道人得道每如此,倏来忽往非生死。

上人胸腹包琅玕,醉目睥睨临冰纨。


墨池顷刻波澜翻,虬龙尾尾垂云间。


摇曳天矫若可攀,霹雳轰斧电火骞。

闽国衣冠后,羌庐法性师。


江河倾辨说,冰雪净容仪。


塔影龙蛇护,松声猿鹤悲。

野寺三秋别,缄书一度收。


青开今日眼,白尽昔年头。


高义嗟难得,劳生苦远游。

今日黄塘寺,昔年知白师。


悟禅兼悟律,能画亦能诗。


旧卷春涵瞑,新坟月掩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