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杳杳天河路,苍苍暮色寒。


千峰引云树,孤棹入风湍。


旧别嗟谁在,新诗忆共看。

绿竹溪流外,丹山夕照边。


入门双桂古,绕屋数峰圆。


烟暖吹藜阁,云寒穫稻田。

水落寒林山骨瘦。
湘江风细波纹皱。
何处携琴何处酒。

图画风流似长康,文词体格效陈王。


蓬莱对去归常晚,丛竹闲飞满夕阳。

春风过眼又芳菲,斗酒追寻愿适违。


优诏迁官君合处,衰年多病我须归。


新蒲细柳皆诗料,淡雾浓云信笔挥。

莎草沿阶密,筼筜绕槛幽。


禅床太清绝,聊待碧云休。

寒疾连朝避风雨,今晨一出复何如。


扣门投刺意不惬,上马逢人情有馀。


饥鹤啄虫行广陌,垂杨飘絮泛污渠。

芳径暴桥西,徘徊白板扉。


家人出帘语,小季掉鞭归。


榆荚晴将老,杨花晚渐稀。

桃径参差曲到门,半湾流水欲成村。


主人何处空诗案,花扑晴帘护暖云。

毗陵城下朔风尖,日暮天寒雨雪间。


始知东阁先生贵,不放南安太守参。

倚棹西风访子猷,不知何处纵清游。


欲期同赏东林寺,从此令人兴尽休。

风卷秋阴放晚晴,到门不见主相迎。


更无好兴题凡鸟,祗对青童说姓名。

两度相寻两不逢,马蹄金谷醉春风。


谁怜寂寞蓬窗客,坐对沙鸥落照中。

天宁寺里访诗仙,又蹑飞云过霅川。


留得新词耀新景,杏花摇艳碧罗天。

呜呼嗟乎,遐哉邈矣。
时来曷迟,去之速矣。
屈意从人,悲吾族矣。

忽忽弄明珠,纷纷拥塞酥。


都忘春老大,复作冷工夫。


甲拆迟先达,芳菲约后图。

高阜临大溪,激流喧众石。


中藏寿光宫,年深翳金碧。


俨然天人尊,羽卫何赫奕!


回廊荫古木,苔藓少行迹。

雨后蓬蒿满径荒,不知千骑过东方。


凭熊谩驻旌旄色,题凤还馀藻翰香。


敢向云霄疏故旧,已从樵牧混行藏。

暂去朝元出翠微,红尘何处染绡衣。


鸾传紫府书频至,鹤带青城箭未归。


六甲风雷坛下守,半空日月鼎中飞。

我客苕川君客闽,天涯同是未归身。


应知两地相寻处,俱闭闲门不见人。

当年踏遍吴门路,十日寻君不知处。


年来踪迹虽相闻,邻人又道移家去。


阊阖城中多路岐,异乡客子那能知。

洞门寂寂锁烟霞,此是玄都道士家。


鸡犬无声丹灶冷,深溪流出碧桃花。

梅花影里访幽栖,门掩寒塘水满堤。


两度相寻不相见,一帆风雨出梁溪。

落叶苍苔满径幽,怀人空对秣陵秋。


秦淮渡口无踪迹,一日看花十四楼。

千峰万壑羽人家,钟磬无声日已斜。


闭却洞门春寂寂,晚风吹落紫藤花。

云气掩禅栖,山空鸟自啼。


塔阴依日转,铃语坠风低。


白社虚牛首,青山费马蹄。

山色翠氤氲,松关闭白云。


礼星孤磬发,受箓妙香焚。


夜静天花落,秋高木叶闻。

不见龙滩单孟雄,欲从山藓觅行踪。


门前乌桕经霜紫,树杪青霞着日红。


蜡屐定过蝴蝶洞,竹门长掩鹧鸪峰。

青春驸马不还家,公主传宣坐赐茶。


十二碧栏春似海,隔窗闲杀碧桃花。

惊见连篇锦绣文,营中将校罕逢君。


投壶清致祭征虏,执戟多年杨子云。


银甲行穿江路柳,丹心每效野人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