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琅玕森列碧窗虚,万事人间已破除。


爻画洞观成像后,吉凶看到未形初。


静中生意兼抽笋,闲处天机见跃鱼。

郯城胜迹几龙门,此水聊堪一试竿。


钩饵颇嫌沂沐泄,钓丝闲引月星寒。


苔矶坐暖湍仍急,铁笛声沉夜已阑。

人间时节傍清明,晓枕惊回布谷声。


百亩会看烟雨足,一犁穿破垄云平。


芸苗毙带逡巡酒,尝稻匙翻骨董羹。

巍巍孤冢出郯东,孝妇千年有此封。


官府每因谗口误,皇天终是血城通。


寒烟几换清明节,老树空摇花信风。

古城城古旧谁居,郯子千秋此故墟。


闪闪夕阳衔远树,萧萧故垒带平芜。


寻芳酒倦和云睡,吊古诗成摘叶书。

边村旧筑一台牢,骋望堪来月几遭。


苍耳径回祠庙古,鹁鸠声引白云高。


晴峰点点纡屏画,旷野微微涌翠涛。

兴来何处杖鸠藤,春思飘飘傍马陵。


苍羽夹归青嶂合,沐沂飞绕碧波腾。


莺花竞逐风烟醉,蜃气遥连海市凝。

两株黄间一株青,任氏三槐又此庭。


雷雨几番添秀气,丝桐聊尔写心经。


浓阴匝地蝉声细,翠色浮烟鹤梦醒。

东庄主人适初度,春风明日是花朝。


东海蟠桃正烂漫,弟兄同看两三遭。

旧游风景易蹉跎,古路松阴翳薜萝。


樵唱尽归门巷寂,萧萧残柳夕阳多。

一庄遥在杏坛东,胜地相传鲁泮宫。


鱼鹿性贪林壑美,楼台清出市尘空。


携壶客访看花处,步屧诗成问稼中。

砚庄流水绕柴门,泼剌游鱼墨可吞。


纵有红尘飞不到,依然何胤一家村。

曲池如曲江,水清花可怜。
池上木芙蓉,红映池中莲。
叶间缀朱实,实落绿成阴。
一步还一摘,不知苔径深。
老鹤爱云栖,石洞自天凿。
秋风时一声,飞云散寥廓。
陇上阅耕罢,北窗清卧风。
豳诗读未了,梦已见周公。
何处适馀兴,寻师谈道经。
隔桥云满屋,钟磬晚泠泠。
汲溪灌桑树,叶多蚕亦稠。
衣被尽天下,美哉真此洲。
南渡通西湖,晚多渔艇宿。
人家深树中,青烟起茅屋。
楚云梦潇湘,卫水歌淇澳。
吴城有竹田,亦有人如玉。
有圃城东偏,石梁度幽径。
隐然见东城,不见东山胜。
凤楼纡睿幸,龙舸畅宸襟。
歌舞平阳第,园亭沁水林。
山花添圣酒,涧竹绕熏琴。
公主林亭地,清晨降玉舆。
画桥飞渡水,仙阁涌临虚。
晴新看蛱蝶,夏早摘芙蕖。
自别东庄来,岁月易成久。
披图怀此君,清风想依旧。
碧水涵秋空,幽花映奇树。
茅亭四面开,是侬钓游处。
采菊见南山,佳兴与心会。
渊明千载馀,高情付吾辈。
微寒尽余威,园林纳新意。
品类纷有名,皆从上古至。
我生与万族,衣食各生智。
跛者命在杖,渡者命在舟。
人生依万物,得失不自由。
有愁何以消,客或进一篘。
山水各宗支,结构分百脉。
向背意态殊,风土因之隔。
于人何亲疏,适意成主客。
紫禁乘宵动,青门访水嬉。
贵游鳣序集,仙女凤楼期。
合宴簪绅满,承恩雨露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