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翘首湖天侈胜游,东郊花柳正娇柔。
三时应许烟霞接,一水还教雨露收。
色映苍松团鹤盖,影坠明月浴珠毬。
一苇舟行游兴阑,锦鳞磅礡共垂竿。
萍依泽畔岸连袂,星覆津头矶戴冠。
妆牖云斜梳曲鬓,烟波日落镜悬盘。
东流妩媚好逍遥,春树斜横佳致饶。
十里潭光天际映,四时野色水中描。
竹枝蔓衍拖青带,霓影纷披漾采桥。
清风不入城,送我到东郭。
城隅幽僻处,修竹好篱落。
谁家数亩园,一径通略彴。
海国秋光迟,出郭试一访。
野花犹有香,碧草浑无恙。
十里见澄潭,环流抱清旷。
堤畔初黄柳,垂垂识客愁。
轩亭销丽日,风露共清秋。
世外闲双桨,天涯讯一鸥。
荷衣裁作玉檠形,万点荷镫万点青。
昔日秦兵今不戒,移将镫影照双星。
隔岸西洲画不如,桃花照彻野人居。
洲边春涨浓于酒,醉煞花魂化作鱼。
吾杭饶野趣,平远逊东湖。
海控天为岸,星繁水弄珠。
昏黄城不禁,酣畅话多殊。
宜阳刺史才,祖择之维杰。
大旱雨一方,尽使焦枯活。
公退趣尚深,水石探其绝。
诗坛棋战两无双,分得壶中日月长。
只恐明时搜隐逸,不容高蹈老沧浪。
采莲游女惬轻衣,争弄兰舟一叶飞。
过尽绿荷人不见,夜深时带月明归。
高下人家绕郡城,隔湖遥认笑谈声。
黄庭阅罢无馀事,却倚朱栏看月生。
一曲清歌酒一觞,幅巾林下兴何长。
沙鸥似觉忘机久,时引新雏过短墙。
林梢乍过黄梅雨,湖面闲来白昼风。
六月游人不知暑,恍惊身在水晶宫。
崎岖世路苦风波,物外逍遥得趣多。
门掩夕阳新睡觉,数声时度采菱歌。
门巷深深过客稀,杖藜闲坐钓鱼矶。
醉来一枕华胥梦,肯校人间是与非。
好是东湖近物华,微吟去路亦何赊。
两堤柳影澹台墓,十里荷香孺子家。
淡淡烟笼僧寺静,飘飘风飐酒旗斜。
落景下曾城,遥烟起孤戍。
系舟著鱼矶,曳杖扣僧户。
忽逢丹霞侣,自诵碧云句。
深谷逶迤缥缈中,白衣遥映晓暾红。
时清不叹唐虞远,可有商山四老翁。
梅花三叠暮云横,戍客怀乡梦自惊。
纵是时平争战息,不堪吹出入云声。
袅袅垂杨映小楼,吴姬唤客酒新篘。
倚檐高揭青帘处,认取墙东最上头。
老衲松根拾槁枝,石铛煮茗日舒迟。
青青亭上晴云散,正是禅僧出定时。
后台花发映前台,红紫成林绿作堆。
三日一花尤尽在,愿言均作四时开。
崔嵬银屋漭相围,突兀禅房水半扉。
便是金山古兰若,坐看孤鸟断云飞。
急雨高荷汞走盘,颜公一去岁如千。
天公不为游人计,端为忠臣雪怒肝。
苍然五鬣东海来,直干参天不可回。
堂上不闻金石韵,空中时听殷晴雷。
浮屠双笔仰书天,檐铎吟风破曙烟。
似为众生说般若,兴亡莫问劫灰年。
废垒迢迢睥睨连,两堤横截锁苍烟。
柳丝系得春光住,画舫时时杂钓船。
云边假息竹方床,天地诗翁一枕凉。
杳杳磬声清入梦,上方老衲起烧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