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万里中秋月,孤斋病客心。


庭闱兼喜惧,书问隔浮沉。


地出西江永,天旋北极深。

尝窥仙华录,胜践心所仰。


蹉跎二十秋,故尔劳梦想。


名谈出邂逅,高概馀佛彷。

京国湖山十二年,年年两地望婵娟。


流光过客催我老,明月与人今夜圆。


又逐云萍来岭表,幸同儿女乐尊前。

又此中秋百恨生,频年骨肉尚飘零。


独援北斗酌明月,闲看银河感客星。


极目关河归白昼,满怀风露立青冥。

战骨缟如雪,月色惨中秋。
照我三千白发,都是乱离愁。
犹喜淞江西畔,张绪门前杨柳,堪系钓鱼舟。

绰山古佳城,左股接昆丘。


水作青龙来,九派盘遭周。


道人金粟冢,在彼山之幽。

登楼仍喜此宵晴,圆魄才观思便清。


海面乍浮犹隐映,天心高挂最分明。


片云想有神仙出,回野应无鬼魅形。

折桂当年事,簪花此日因。


仅馀千里志,空老六朝身。


时会有今昔,物华无故新。

瑟瑟西风吹雨晴,可怜佳节在边城。


百年人有几时健,一岁月无今夜明。


鲁酒为谁浇战骨,商歌空自怨和盟。

空江远与天接,月影荡若金虬。


一叶波凌万顷,平生无此中秋。

独带斜阳来北郭,不知明月出东山。


翠浮华顶烟初敛,绿满平畴水自环。


正喜一登皆在目,未辞屡到即忘还。

五更月西下,云暝四山幽。


棹舣袁郎渚,杯停庾亮楼。


良宵不易得,一隔动经秋。

四更月倾昃,耽玩待平明。


谈笑不知久,起看参已横。


姮娥速归辙,西顾重行行。

三更月当天,坐久揽衣起。


回思乡国间,清光只如此。


香传桂子风,露滴藕花水。

二更月满楼,团圆是今夜。


遥看东海头,玉盘荡高下。


朱帘挂银钩,栏槛一凭籍。

一更月出海,河汉净无澜。


今夜景偏胜,此时犹好看。


星躔避光采,山气漾清寒。

画堂红烛照深更,对景相看感至情。


秋色正当今夕半,月轮应似故乡明。


一樽酩酊忘宾主,四海交游即弟兄。

边城四度赏中秋,节序惊心似水流。


明月满窗人自醉,不须携酒到南楼。

月明何处宴良宵,佛国楼台倚泬寥。


砧杵远村闻捣练,绮罗深院度吹箫。


银河接地繁星隐,玉气横空瘴雾消。

水处成诗阁处吟,水云飞起阁阴阴。


满城落叶如闻雨,几夜啼乌不在林。


石井枕沙潮自入,野藤扳竹路全侵。

秋高云静渺烟霏,璧月澄空澹素辉。


万里关河应入望,九霄风露觉沾衣。


巢边鸟雀方栖稳,水底鱼龙合奋飞。

玉笛凄清隔院闻,枫林霜叶落纷纷。


人间月色此时好,天上秋期今夜分。


几处远山凝暮霭,一声孤雁起寒云。

中秋甲子无风雨,吹笛星桥意最关。


七宝已修天上月,三神不隔海中山。


故人此夜知何处,狂客经年且未还。

花落铜盘蜡炬残,风帘读卷未能安。


地分瓯越秋多雨,人在蓬莱夜更寒。


敬礼每烦陈俎豆,清谈仍喜接衣冠。

溪云通月转金盘,石上移樽兴未阑。


可惜少年今总老,莫辞良夜试同看。


玉人不得携王赵,词客犹能敌孟韩。

素娥无力破云阴,云外清虚府正深。


今月古人空有问,青天碧海亦何心。


灵槎渺渺应迷道,仙杵沉沉已断音。

今夕中秋月有华,古奇石下有幽花。
惠山泉水荆溪茶,酒名且出仙坛麻。


客皆能赋无喧哗。

风雨良宵大半妨,清秋此日对团光。


百年几度见明月,千里相思在异乡。


按曲双鸾回素羽,掠舟孤鹤振玄裳。

见月令人写百忧,况逢良夜半三秋。


星河有路通蟾阙,云海无波涌蜃楼。


老桂一枝容手折,仙槎万里谩神游。

秋江水上,花外岸、柳边矶。
喜满眼晴光,溪云摇曳,山日熹微。
无限庾楼清兴,一瓢春酒,今夜莫相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