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循循只自守,何独此羌然。
直以父在汉,忍将身犯边。
岂计身封宋,只愁祀绝殷。
不惟称克孝,亦自有三仁。
直以劫父故,蒙他卖友名。
闲将诛吕论,非勃亦非平。
子母不相离,何心办捣蚨。
忍能利铜臭,不枉唤钱愚。
似有人传讣,来从榛莽中。
叩头至流血,垂泣有哀容。
曾闻豺祭兽,还见獭陈鱼。
人苟不知祭,能如豺獭无。
已分几上肉,谁藏腹下刀。
安知羊不死,乃复自羊羔。
食肉隐两颊,饲母向颓垣。
终感主人养,能将死报恩。
不忍身逃箭,知为母塞疮。
人心有如此,兽面本何尝。
虎狼不仁也,何乃谓之仁。
仁之于父子,父子亦相亲。
共母一屋下,宁知屋欲然。
不须讥寡智,相哺政堪怜。
好是鹤鸣阴,居然子和声。
休云气所感,自是物之情。
灵乌噪何许,反哺向中林。
人可不如鸟,而无爱母心。
三年不归寝,至性切于亲。
不信沙陀种,还生如此人。
瞥尔惊吾父,同然拜令公。
遥知恩义重,恰似与真同。
父仇已屠脍,射草复何为。
岂不念无益,其如罔极悲。
不食至七日,能将礼自居。
既然严像设,亦复奠朝晡。
夷方虽尔异,天性本然同。
自昔闻曾子,如今在海东。
如何降塞下,不复恋羌中。
既是能将母,还应知向风。
牧马一胡儿,如何却受遗。
多因汉宫里,泣拜画阏氏。
汉语杂胡语,堪嗤莽太愚。
安知若鞮字,已是孝单于。
大连少连者,夫子笔之书。
谁谓东夷子,而于丧善居。
姑今病且死,颇愧妇恩深。
但愿妇有子,皆如妇用心。
奔丧脱贼手,庐墓至终身。
此大丈夫事,谁云一妇人。
抵死侍姑侧,宁知有妾身。
若怀白刃顾,尚得谓之人。
慎勿悲生女,均之有至情。
萦能赎父罪,兰亦替爷征。
贞孝谥已美,何堪复女宗。
一朝下明诏,千载被流风。
异哉一女子,独抱母啼号。
非但脱虎口,还能落兽毛。
不忧身即死,惟恐死无知。
倘得从父母,宁非我所期。
能返母万里,还荣父九原。
可怜帝有母,亦自待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