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姑孰名邦,黄山畔、古台巍立。
秋渐老、重阳天气,郊原澄碧。
隐隐西州增远望,长江一带平如席。

屋角东边十仞台,龙蟠虎踞亦奇哉。


四时长是几案物,九日仍烦杖屦来。


乐事无穷谁共管,孤云在望我堪哀。

此地无山喜有台,南瞻北眺两宜哉。


衰翁无事日倾倒,佳客何人时一来。


孤鹤飞鸣知我在,征鸿嘹唳为谁哀。

九月黄花正是时,谁催青女试瑰琦。


冰天雪夜无人问,玉质金相我自知。

怪得西风吹袂凉,客中又过一重阳。


今年喜见东篱雪,要与黄花共晚香。

瀛海茫茫又晚秋,瀛山漠漠几浮沤。


人间底事登高处,来上元龙百尺楼。

筑亭邀青山,眷此幽意深。


十年废扫除,木拱竹成林。


客来眼生翳,不惜斤斧寻。

去年今日好,在家作重阳。


佳菊嗅金蕊,浊酒篘琼浆。


妇子相提携,江皋步晚凉。

塞雁南飞度戍楼,一声天地有馀秋。


家连沧海难穷目,人在蛮荒欲尽头。


莫效涓埃裨国计,况无毛发为身谋。

筋力追欢胜去年,不应吹帽愧华颠。


壮心未折秋风里,笑口频开晚照边。


学士带欺黄菊烂,侍臣绶夺紫萸鲜。

虚堂飞阁席频移,肯对茱萸忆赐枝。


诗集元精尤唱绝,歌翻新曲更相宜。


登临晚日曾谁怨,醉倒秋风不自知。

楼倚秋风引兴长,龙山吹帽忆前良。


帘虚霜气清逾逼,叶脱天形远更详。


巧送四筵双舞袖,坐收万景一诗囊。

隔雾南山愁漠漠,破烟东日淡晖晖。


风欺白发勤吹帽,酒妒黄花故点衣。


九日泪兼疏叶落,几时身逐短蓬归。

雁落霜清对此辰,蚁浮酒浊唤何人。


二年不见江南弟,九日空怜渭北身。


白发转多羞插帽,黄花漫好拟沾巾。

渐老襟怀已足悲,登高节物可无诗。


秋声飒爽侵蓬鬓,晚意萧条伴菊枝。


故里江山寻好处,重阳樽酒负当时。

去岁重阳踏路尘,异乡今日恨还新。


如何佳节长为客,却恐黄花解笑人。


强饮破愁为乐酒,自怜多病足情身。

秋光未老已风酸,还似春来料峭寒。


酒盏莫辞今日醉,人心况是在时欢。


佳辰从古逾金重,远岫登高见黛攒。

重阳独步上层岩,目断吾疆尚载瞻。


人世只能愁杜牧,菊花岂解忆陶潜。


吟无旧友辞多感,饮为佳辰量倍添。

重阳无酒上高台,冷对西风笑几回。


虽信佳辰从古重,不知今日为谁来。


忽闻天外清歌发,云是淮边曲宴开。

登高时节异乡中,回首家山隔乱峰。


白酒莫辞今日醉,黄花不似故园逢。


苦嗟节物经秋老,赢得情怀为别浓。

篱菊答,自古人生有离合。
不得渊明泛玉觞,还有子真携酒榼。

问篱菊,何事秋香欠春馥。
渊明岁岁走征途,冷落重阳谁采斸。

寒暑当递迁,日月会阳九。


绿鬓惊秋风,黄花泛樽酒。


行乐重此辰,登高命诸友。

忆昨方陪上相筵,召书忽到菊杯前。


主人举酒勤令饮,一醉秋风恰二年。

每岁登高尽醉归,未曾轻负菊花期。


今年枕上酬佳节,感泪双痕落似丝。

九日登临双阙边,三秋感慨一尊前。


黄花若解怜多病,白发应嗟老去年。


忆昨忽叨门下召,此辰方醉侍中筵。

秋风生意众怜迟,一旦先开岂足悲。


无髻竞分浓蕊插,有襟聊对细香披。


闰催虽隔重阳月,节去犹胜十日时。

霜净乾坤阔,登高极古台。


秋声枫几落,客眼菊三开。


短发频看帽,寒吟间引杯。

花日金相照,条风翠竞翻。


谁言羞晚艳,自喜胜孤根。


客土深培力,家人一溉恩。

疏雨萧萧岩桂香,西风驱冷作重阳。


池塘秋草还争绿,篱落寒花未肯黄。


又是一年新度节,何妨九客共飞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