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息担秋云季,扶犁夏欲中。


园林初畏日,里巷只雌风。


饼粥悭鱐脯,醯盐劣韭葱。

园林夏宜晓,叶叶溜晴光。


此地吾能净,非天独肯凉。


汲泉看马饮,刬草免蛇藏。

暑月忆寒月,老身兼病身。


簟谁分长物,酒并缺贤人。


山市冰难致,家园蒜自珍。

平生万事鸟飞空,绿鬓苍颜俯仰中。


醉若山颓无旧侣,坐如泥塑有新功。


诗成不觉窗移日,心定何烦扇引风。

似觉晴光稍不同,天成奇句与衰翁。


雪滋死草芽先绿,冰浴新鹅掌倍红。


荏苒客途惊岁暮,凄凉家事忆江东。

江海飘零几送春,飞蓬无地寄孤根。


梦回南浦人千里,醉倚东风酒一樽。


可是今年暗寒食,不堪多病怯黄昏。

万家无事锁兰桡,乡味腥多厌紫虈。


水似棋文交度郭,柳如行障俨遮桥。


青梅蒂重初迎雨,白鸟群高欲避潮。

忘朝斋戒是寻常,静启金根第几章。


竹叶饮为甘露色,莲花鲊作肉芝香。


松膏背日凝云磴,丹粉经年染石床。

眼晕见云母,耳虚闻海涛。


惜春狂似蝶,养病躁于猱。


案静方书古,堂空药气高。

今日短衣鞭瘦马,每惭同辈说登科。


近曾夜直南台上,学得吴儿白苎歌。

瘦马春城曙色分,长年奔走愧移文。


几时黄鹤山房下,松火茶铛煮白云。

短褐诗人瘦十分,平生不作送穷文。


几时结屋孤山下,为觅梅花种白云。

道人睡起窗月白,饭熟黄粱鸡乱啼。


门外卖花声已过,街头春雨竟成泥。

百尺台中谁夜直,西廊斜月照东廊。


五更梦觉春寒甚,帘外梨花满树霜。

孔涉在兹辰,风江淹旅役。


枫抱秋郭丹,月侵衰杨白。


大陆云苍苍,金山涛间碧。

不断峰峦色,何由见晋阳。


傍山兔三穴,入地鼠千仓。


项为泉奔瘿,牙因枣熟黄。

盘陀十二驿,驿驿似西川。


毕竟中无地,还疑小有天。


居民同伏鼠,宿客傍栖鸢。

卧病闽山强自支,尝珍似与故人期。


却嗟老眼伤心日,又见轻红着子时。


万事从来皆默定,一樽聊复赋新诗。

胜异恣游应未遍,路岐犹去几时还。


浪花湖阔虹蜺断,柳线村深鸟雀闲。


千室绮罗浮画楫,两州丝竹会茶山。

杨柳城初锁,轮蹄息去踪。


春流无旧岸,夜色失诸峰。


影动渔边火,声迟话后钟。

苑里芳华早,皇家胜事多。


弓声达春气,弈思养天和。


暖酒红炉火,浮舟绿水波。

长松修干列承明,虎盼龙盘气貌灵。


风度乍闻琴曲调,巢高初见鹤仪形。


枝笼陛戟寒生槛,叶带炉烟翠满庭。

朔雁去成行,哀蝉响如昨。


时芳一憔悴,暮序何萧索。


笑语且无聊,逢迎多约略。

弱冠家庐岳,从师岁月深。


翻同老夫见,殊寡少年心。


及此时方晏,因之名亦沈。

离人听积雨,滴滴动乡心。


故国程犹远,重门夜正深。


气昏蒙烬烛,巢冷语栖禽。

因晴每日向吟台,纵目山城景象开。


白鸟静投沙浦去,落花闲逐野泉来。


客愁已被杨烟染,春色难甘蜀魄催。

春尽江天景寂寥,思乡还共楚云遥。


林花经雨香犹在,堤柳无风絮自飘。


水国独惭临县邑,烟郊争合负渔樵。

一从洛邑移秦甸,三见东郊绽早梅。


莲府昼闲铃閤闭,柳营春暖射堂开。


斋坛首冠惭诸将,相印兼营接上台。

孤棹沿流岸,凝怀似旧游。


朝云生岳顶,斜月动江流。


贱节难干世,离心易感秋。

乡思终日有,孤淡厌琴樽。


众木侵山径,寒江逼县门。


浪沉滩见脊,雨过壁生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