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隔屋谁歌玉树花,飘飘鸾鹤海天涯。
书中自许论今古,金帐何消说党家。
云锦衣裳玉雪肤,君臣共喜得双姝。
不如诸葛粗粗妇,手挈綀裳过草庐。
粉袖春纤露笋芽,瑶编舒卷向窗纱。
古来女宠存龟鉴,国色娉婷莫自夸。
先生好遁藏幽谷,考槃自乐忘荣辱。
朝看黄鹤天际飞,暮见白云檐下宿。
霜后班班柿叶红,雨过青青书带绿。
种荷溪曲折,涨一镜鱼茵,乱点香叶。
隔浦云深,茅屋间间幽绝。
读书床最洁,正人倚、晚窗支颊。
高三十五,点染园林妥。
鸭脚鸡腔海云锁。
抱青溪宛转,略杓横堤,通小筑、中有诗翁高卧。
舳舻焚尽仗东风,应借奇谋闺阁中。
曾把韬钤问夫婿,谁言儿女不英雄。
阴符偷读妨描黛,绣帙双开见唾绒。
骚心韵客。
喜一阳始复,春在兰室。
烟水江南,周甲光阴,翩翩遍数裙屐。
诗愁搁住画楼阴,商略雨昏烟晓。
暗惜孤根旧春少。
瑶云欲坠,青鸾罢舞,冷梦蘧蘧觉。
投老书城祓世尘,廿年绨椠未离身。
寻山犹惜分阴暇,隔海亲搜秘藏珍。
取次校刊媲黄顾,会看著录过晁陈。
郑盦提倡郋亭和,十手传模统系图。
世论正将祧颉诵,穷研郑学亦殊孤。
礼书旧馆并沧桑,雪屋丹铅故未央。
自拥百城忘户外,纷纷燕蝠廿三霜。
三年一面九回肠,楼外沧尘恐又扬。
四海曾无床可坐,群书容有壁能藏。
玄黄龙战今方始,潇晦鸡鸣古所臧。
一卷商量消永昼。
秋晚春初,岁月休轻负。
选胜栖床书在手。
九曲池边,无双亭畔,使君吟眺初回。
正见抱琴长啸,卷帙重开。
非仙非佛扬州吏,亦诗亦史济南才。
兰堂遥裔。
见水佩风裳,烟鬟雾髻,尺幅传幽意。
看泾水愁人,洞庭怨女。
寂寞宫庭尽日闲。
梨花瘦,淡如烟。
两三仙果落人间。
峰影嫣连树影低。
数闲屋,隔前溪。
蘧庐随处踏鸿泥。
数墨寻行意肯降。
挥玉管,对银釭。
字青纸白倚南窗。
玉搔斜压乌云堕。
拄颊看书卧。
开元天子惜娉婷。
一区精舍水云间,万里春融百虑闲。
海内苍生渴霖雨,不应坚坐对柴关。
峨峨苍山,白云冒之。
灵液渗漉,泻为清漪。
带我林薄,环我蓬茨。
离思方萧索,况复暮秋馀。
衰兰空委露,残荷已委渠。
独忆西风宴,还伤北涧居。
疏雨稍侵竹,轻飔已满林。
山窗敞虚寂,席户映深沈。
蟏蛸或陊几,蜗牛时触琴。
茆屋书声何处寻,五峰旭日到林阴。
梧桐早漾疏帘影,葵藿潜倾晓露心。
过隙白驹怜景急,语梁玄燕识春深。
天地风尘几草庐,铜坑山下闭门居。
时来将相都论命,老去英雄只著书。
吴会浮云苍狗后,具区秋水白鸥初。
孝惠始除挟书律,屋壁山岩稍稍出。
是时篇牍极重大,联以缥绳书以漆。
《孝经》行疏策谦半,《酒诰》文繁简脱一。
绿窗昼永,谁把睡情勾引。
算只有、香芸几帙,合伴春魂。
短梦迷离,金炉初烬篆烟昏。
拥书不读徒百城,蓄酒不醉以酒名。
忍贫远愧古人守,闭门吟出饥鸢声。
新诗似嘲困蹇束,是爱非嫉若治秃。
两朝御赐重琅玕,万本丹黄手校完。
白发几人谭旧事,茂陵曾识写书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