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袭葛金风乍到秋,碧山云径小窗幽。
图书对榻惟周孔,冠盖临轩有牧裘。
五岭岚光连越峤,七山烟翠拥罗浮。
自叹劳生,枉了经营。
到而今、一事无成。
不如闻早,觅个归程。
晓倚吟窗曙色开,江头野趣亦佳哉。
平芜宿鸟冲烟起,远浦春帆带雨来。
闲种石田供鹤料,旋开园沼买鱼栽。
自笑茅檐多野意,水边栽柳翠成堆。
鹤因无恙老犹健,燕若有情贫亦来。
曲径斜穿花影入,小池低傍竹阴开。
谁向东山拟结庐,坐忘璧玉世何如。
竹桥绕合诸溪水,丹壑深藏二酉书。
喜付青云于子弟,笑他黄发只樵渔。
灵晨扶杖芳堤去,绿水移舟竹径通。
何处读书人案雪,有时送酒鹤开笼。
名齐邺下称诸子,钓老江湖羡个翁。
爱子读书处,涧边竹万竿。
森森苍玉立,滴滴翠云寒。
节苦风霜劲,心虚宇宙宽。
玉山令尹朝天日,时复要予赋竹梧。
出屋书声思旧隐,满堂秋色见新图。
青苔迸出苍龙角,丹穴飞来彩凤雏。
黄门旧日读书斋,阶下孤桐手自栽。
今日孙枝长百尺,几时仙驭复归来。
西溪高隐有馀清,最惬闲中野老情。
秋夜几回来借榻,竹声清比读书声。
屋头有流水,时作幽琴鸣。
掩卷欲细听,风移过前楹。
环池皆名山,山深积苍翠。
长夏晴雪飞,无云亦阴翳。
小斋空坐思悠哉,心远乾坤景自开。
忧国几馀华发在,逢人先觅菊花栽。
宦囊两世惟书卷,尘事无端付酒杯。
云锁蜀山秋,重来佛慧游。
含毫得诗句,题入画中愁。
远山出白云,近水明秋色。
烟波漫浩浩,日暮归舟急。
隐约丛薄间,茅茨倚苍石。
数亩新庄傍水湄,主人归隐爱渔丝。
江枫半系盟鸥艇,堤柳低临浴鹤池。
风度莺声声乍转,月筛花影影相移。
草回新绿柳初黄,水长平芜野径长。
十里烟村云缥缈,依稀犹似辋川庄。
幽人结屋傍江干,种得疏篁半亩宽。
翠干拂云时弄影,沧浪浸月夜生寒。
香云辟蠹书千帙,春笋充庖食一箪。
墙外春山翠欲流,一年花事值春头。
斜风细雨寒犹嫩,绿酒红灯客尚留。
大海烟云纷万变,主人意气足千秋。
泠泠山上月,今夜分外明。
我心非木石,对此能无情。
粤匪寇吴楚,于兹已四秋。
五日遵折坂,目极苍云间。
其阳类盘谷,其阴若商颜。
蜿蜒各异状,登陟岨且艰。
英妙才华四十年,山林朝市姓名传。
何妨万斛横江上,不碍千帆过目前。
我肯尾书干木纸,人饶首著祖生鞭。
长怕山林勒驾回,幽寻空像栎山隈。
乘闲特羡春风约,行乐宁论暮景催。
情分一家欣满座,穷愁千斛厌成堆。
久厌承明直,遐宣使驿风。
乘轺循浙右,持斧肃江东。
共徯锋车召,俄惊夜壑空。
遍历清华地,星辰纪未周。
雄文藏凤阁,直笔著螭头。
闻望高簪绂,论思动冕旒。
博学该群籍,飞声蔼上庠。
巍科曾叠贯,要路遂横翔。
策府登清选,铨曹得望郎。
突屼金仙屋。
素秋深、长空霁雨,万山如浴。
惊破元戎呼小队,来看飞泉喷玉。
数亩新庄傍水湄,主人归隐爱渔丝。
江枫半系盟鸥艇,堤柳低临浴鹤池。
风度莺声声乍转,月筛花影影相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