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蜀虽云乐土,民勤过四方。
寸壤不容隙,仅能充岁粮。
间或容堕懒,曷能备凶痒。
予尝观四方,无不乐嬉游。
惟兹全蜀区,民物繁它州。
春宵宝灯然,锦里香烟浮。
齐民聚百货,贸鬻贵及时。
乘此耕桑前,以助农绩资。
物品何其夥,碎璅皆不遗。
初岁二之日,言出东城闉。
缇骑隘重郛,淤车坌行尘。
原野信滋腴,景物争光新。
感帝开鸿绪,薰风正阜生。
亿年逢景运,万国赞丕平。
瑞霭承龙阙,晨曦启凤城。
春山寒食节,夜雨昼晴天。
日气薰花色,韵光遍锦川。
临流飞凿落,倚榭立秋千。
飞阁穹隆轶翠烟,盂兰盛会众喧阗。
且欣酷暑从兹减,渐有凉风快夕眠。
万里银潢贯紫虚,桥边螭辔待星姝。
年年巧若从人乞,未省灵恩遍得无。
春山缥翠一溪清,满路游人语笑声。
自愧非才无异绩,止随风俗顺民情。
高阁长廊门四开,新晴市井绝纤埃。
老农肯信忧民意,又见笙歌入寺来。
旅泊因成汗漫游,淮南芳草遍汀洲。
穷途不向青山泣,窜迹言寻白社投。
一棹木兰江似带,半瓢竹叶月如钩。
十年憔悴一青袍,何事还家尚佩刀。
故国凉风吹燕雀,高城落日下蓬蒿。
空庐抱影无三窟,愁鬓经秋有二毛。
高秋去国独兴哀,漂泊孤舟向水隈。
云识山空朝不散,潮知河浅夜能来。
微茫树影千帆落,迢递江声一雁回。
羁栖鞅掌不堪论,日罄垆头酒一尊。
淮府于今辞相国,楚宫聊复酹王孙。
蘋花明月迎归棹,杨柳秋风过里门。
长安日日赋归欤,何事穷秋尚索居。
和氏慢藏怀里璧,刘生误读枕中书。
骨留燕市元非骏,铗动商歌不为鱼。
天涯芳草暮云横,握手青樽此日情。
榻并南州徐孺子,书传东海鲁先生。
花间宿雾常疑雨,树外平冈宛似城。
关河风浪雨冥冥,上濑搴裳过野亭。
芳草尽遗三辅绿,断云常接太行青。
酒人昨日逢燕市,贾客何时下洞庭。
白马翩翩出羽林,陇西都尉二毛侵。
剖符未得君王命,推毂先勤主帅心。
朝散黄金酬死战,夕飞赤羽报生擒。
盛秋边骑若云屯,奏捷飞书入雁门。
浪说单于刑白马,羞称公主嫁乌孙。
班师节钺归三殿,款塞旌旗过五原。
关河冰雪滞征轮,邂逅穷交白发新。
学剑学书吾少贱,种瓜种豆尔长贫。
纵输黄鹄能遗世,尚赖青山不负人。
俨然高髻楚人妆,一曲新声总断肠。
少弟蒙恩为协律,狂夫被遣出平羌。
借来燕垒危难住,种得莲房老亦香。
边鸿朔雪年年见,漕檄军书日日闻。
潦倒西游繻未弃,仓皇东走袂难分。
获麟渡口飞黄叶,戏马台前起暮云。
孤舟何处逢佳节,淮有三洲半草莱。
乡国弟兄鸿雁信,客途风雨菊花杯。
空囊自觉长安远,明镜何须短鬓催。
秋入船窗夜气凉,白云如雾湿衣裳。
乱萤过水添星影,高树遮山逗月光。
季子无金空作客,长卿多病且还乡。
短筇相过话灯前,屈指漂零第几年。
落叶一庭霜满地,清笳万井月中天。
孔融意气存张俭,杜甫交游老郑虔。
浮槎千里逐浮萍,雷雨空江彻夜鸣。
鹏鴳逍遥堪自失,龙蛇夭矫亦须惊。
床头虹色芙蓉匣,海上鲸波骠骑营。
西望长安路尚赊,关河漂泊赋蒹葭。
片云将雨归林急,双燕迎风度水斜。
剩有琴樽淹客座,岂堪舟楫老年华。
一区汤沐曾无邑,千古歌风尚有台。
泗水不知亭已改,砀云犹与客俱来。
孤城落日河流急,远戍霜催雁影回。
蝉声呜咽柳阴残,节序惊心强自宽。
把盏沧江忘日暮,湿衣清露动宵寒。
凉风汉苑悲团扇,明月湘皋泣紫兰。
关河满棹白蘋风,楚客离群任转蓬。
骤雨洒空宁避日,轻雷过水却生虹。
羁栖未暇投莲社,偃蹇谁招入桂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