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秋色满城楼,秋风古渡头。
此时一挥手,孤月在扁舟。
草折黄花老,天空白露稠。
雨簸风颠记驿程,此心翻羡去帆轻。
荣枯自昔关才命,冷热田来本性情。
回首云山成独感,到家骨肉喜重生。
两年失意兼贫病,旅况凄凉十倍加。
形影相怜谁浩叹,风尘久驻易思家。
栖身那觅数椽屋,放眼且看几树花。
身事艰如此,飘然返故乡。
关山依老母,幻梦托空王。
野阔风驱雾,秋深月带霜。
平生怀有道,引领夏峰村。
尔去枌榆社,还经薜荔门。
清风留梦寐,白首课儿孙。
送子故山去,苏门寻啸台。
遗音想鸾鹤,古屋扫莓苔。
砌下百泉沸,窗中千嶂开。
却有机缘在,相逢意气同。
来看云起处,共话月明中。
去去程何远,悠悠思不穷。
肯来海县畅宗风,才歇经坛又欲东。
群识神通过鹙子,我惭朝暮似狙公。
楼花雨定香云白,江树霜酣战血红。
调刁陨风叶,翩反恋故枝。
闻君束归装,游子动离思。
行行高原上,伫立望征骊。
我有一片石,溪傍盛柳树。
每临春水生,是我婆娑处。
君归卸征鞍,花落扬飞絮。
芳郊碧草正萋萋,落日河梁手重携。
词客高吟《青雀舫》,楚人齐唱《白铜鞮》。
城边树色连樊口,江上花明满大堤。
行行秋色好,驴背正黄昏。
远道初为客,慈亲久倚门。
衣缝临别线,酒蓄待归尊。
天台最奇峭,不与人闲通。
崖断涧千尺,石梁架虚空。
群峰发云表,如涌莲花丛。
一粟堪将世界藏,忽从飞锡恣徜徉。
寒鸦向晚黏天黑,破叶随风糁地黄。
来日何人同此会,去年过我是重阳。
野渡青青杨柳新,自怜为客久风尘。
送君远向严陵去,七里涛声落富春。
几年瓶钵帝城栖,看尽尘劳息尽机。
诗妙偶因馀力到,名高却与本心违。
云深路入千山去,岁晚身携一锡归。
随处禅房有水声,我来石上坐忘形。
临行更酌潭中渌,要洗多生业障清。
一僧礼拜能行过,下面人看胆亦寒。
月出幻成银色界,始知方广在林端。
神剜天划成岩洞,横亘危梁接应真。
垂下玉虹三百丈,雪花飞溅一山春。
送师归隐镜山中,万壑千岩指顾间。
菊涧花翁如见问,为言憔悴老江关。
美玉不自贵,贵之者良工。
高才不自明,明之者至公。
和璞文未刻,他山石正同。
昔在童蒙岁,学礼暨诗书。
肃肃秉庭训,罔敢宁斯须。
积习将一纪,心目多勤劬。
芳袍麟殿赐蒲茸,道胜年来请谒慵。
贝叶罢翻双凤阙,石房归掩五芝峰。
朝贤远乞裁诗稿,海客争传出定容。
忽忆幽栖地,千峰秀海濆。
归心挂飞瀑,高迹指浮云。
尘世宜深遁,诗名畏远闻。
山开五子儗芙蓉,持钵南游三径松。
贝叶声闻堪伏虎,莲花光现可降龙。
汉仙一脉飞来锡,渔父多心叹转篷。
三秋风色急寒砧,江上飞云恋故岑。
袖拂青乌生顾盻,尊开绿蚁动行吟。
金银夜识龙光气,去住时关凤渚心。
归欤强自隐岩阿,五采凤雏莫浪过。
为问子云萧祭酒,开来近日更如何。
惜别韩江祗浊醅,渭城赓唱莫相催。
愧予藿食无堪赠,聊折荷蕖当岭梅。
年来懒病频疏客,诗思多君发兴长。
闭阁不禁炎夏苦,闻君诗思转凄凉。
漫学烹鲜成底事,间关千里慰吾思。
衡茅匝月茶为酒,一话一更未有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