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丈夫非仙人,毛女亦高士。
相携向白云,欲学采薇子。


天生两洞如鸳鸯,西临太华东首阳。

隐居非是学巢由,敲朴那当制九州。


洞里尚忧秦惨刻,江东今袭晋风流。


蒙恬万里城方急,徐市三山去已留。

桑竹深村好自由,眼前赢得去秦州。


云边野烧逢渠断,雪后春溪过驿流。


问路偶随渔父入,寻真空忆洞仙留。

桃川川上望仙宫,峭壁重峦半古松。


骑马到崖遥度水,入林迷路忽闻钟。


花开洞里应长好,鹿过轩间暂亦逢。

闻说秦人此避秦,碧桃零落旧时春。


家移洞里难知姓,水到人间易问津。


山色溪声自今古,石床涧户空埃尘。

桃川道士来相送,指点仙踪玉观西。


云锁洞门何处问,花开溪路几人迷。


石桥自发新秋草,丹灶长封旧日泥。

来避秦人万事休,鸟啼花落几春秋。


洞门深锁无人到,山自青青水自流。

尘中一百年,洞里一弹指。


先人瞬息间,见我九经此。

风牵弱水船,山阻渔郎棹。


谁识仙人洞,乃在红尘道。

殿阁夕阳外,花源楚水西。
秦人不可见,洞草尚萋萋。
九畹心空结,三湘望欲迷。
云巘分佳茗,风潭矗怪松。
书疑黄石授,税可紫芝供。
抵玉那惊鹊,探珠欲近龙。
蝉引秋风上桂枝,登山临水不胜悲。
兽蹲虎踞石见怪,天划神刓洞出奇。
无复碧蓝鸡刷羽,空馀青栗猬攒皮。
扁鹊得仙处,传是西南峰。
年年山下人,长见骑白龙。
洞门黑无底,日夜唯雷风。
危崖夹晓日,绝磴盘虚空。
岂意猿狖丛,郁此清閟宫。
仙家在何处,洞口自长春。
钟乳悬危坐,岩梯绝暗尘。
桃花迷远目,草色醉行人。
玉台岭畔夕阳低,古洞迷离草色齐。
仙子不归山月暮,流莺空傍落花啼。
天生岩穴受千人,隐隐峦深隔□尘。
不识人间经几劫,洞门依旧锁闭云。
溪上桃花无数开,花间秋水绿于苔。
不因渔父寻源入,争识仙家避世来。
翠雨连云流玉洞,丹霞护日抱瑶台。
云长镇洞有时开,石匣终藏化鹤胎。
千岁不须华表柱,飞鸣南向洞山来。
多谢林僧亦好奇,新遗石匣我酬诗。
鹤胎收却云封裹,付嘱山灵木客时。
秦人当日避风烟,自种桑麻老洞天。
绿竹横溪鸡犬静,不知门外汉山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