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自到湘南不见花,传闻金谷旧人家。
手培数本珍如玉,买得红尖一寸芽。
衡岳望嵩少,屹然河汉间。
浮云自来往,谁肯拓关山。
独坐千峰下,偶马起徘徊。
有谁相共笑,遥见隔溪梅。
青山万古色,几人曾赏心。
萧萧木叶下,我坐复沉吟。
道抱阴阳妙,天行日月长。
花开千种丽,叶下一般黄。
桐寒叶落风,菊净花开雨。
掩映半畦秋,好竹三四五。
对此憔悴人,忽笑不复语。
灯晦客无寐,床空夜不眠。
凄凉心下事,月到小窗前。
几叶梧桐暮雨收,彩棚尊俎候牵牛。
青鸾西去瑶池冷,乌鹊南飞碧水流。
屋角月明三尺竹,河边云湿数星秋。
竹窗渐白卷寒衾,上巳才过节物深。
野杏出篱明望眼,蒌蒿满地蔼愁心。
已知赋分多行役,焉用诗鸣得赏音。
八面棂窗八面开,画屏窗外绿于苔。
竹床藤枕凉如水,睡熟不知山雨来。
风气南来异,行行岁月赊。
梅香逾五岭,猿响类三巴。
时见蛮烟黑,还惊左语哗。
玉堂清不寐,尽日作秋阴。
阁吏传将晚,收笺罢细吟。
来鹤林中醉中醺,梦残池草更思君。
芸窗想有梨花雨,细数年光去几分。
折脚铛儿谩自煨,饭馀长是坐堆堆。
一从近日生涯拙,百鸟衔华去不来。
夕阳照树红相亚,秋已半、新寒乍,潦水初收黄叶下,一年春信。
依依柳色,又待东风也。
孤城一抹浑如画,又屈曲、疏篱傍茅舍,此景北来应共讶。
从来赤舌可烧城,谁与排愁仗酒兵。
一觉十年还自笑,只将重谤博微名。
故人饷我波罗蜜,云是家人南海贻。
忽动莼鲈乡国思,碧天无际雁来迟。
荒凉陋巷称贫居,忘却人间岁已除。
酒不浇愁缘量浅,诗难脱俗愧才疏。
闲梳白发千丝短,老寄红尘百计虚。
去冬犹作省亲诗,讵料今朝只有儿。
记得桑条如此绿,年年阿母浴蚕时。
逆旅栖迟岁月奔,功名富贵且休论。
今年六十又加八,聊对榴花酒一樽。
江湖徒愧负虚名,垂老敢随鸥鹭盟。
文人善相轻,每恐峻崖岸。
矧以轩冕流,而为风雅冠。
蚕尾乐宏奖,风流久未涣。
不用濡毫滴砚乾,更随曹植作波澜。
碧窗点易真吾事,洞府归来玉露漙。
绾蛇萦蚓应无用,拘虎囚螭傥有馀。
付与刘侯堪把笔,尊师不解世间书。
北窗酣卧日轮高,梦寐平生五柳陶。
睡起羲皇千古意,挽回却向一秋毫。
东州山水亦堪游,及至灵岩分外幽。
会有定师能指示,直须行到宝峰头。
二年催遣向东州,见尽东州水石幽。
不把寻常费心眼,灵岩消得少迟留。
待月西楼上,平秋气象分。
辉光唯此夜,遮掩奈浮云。
红烛灯交烂,清香篆自薰。
闲情闲忆事如空,静读离骚向郡中。
冠剑老年伤远别,关诃夜月许相同。
晚花天气孤庄雨,流水人间小阁风。
粉闱丹地白头深,书殿分廊寓直人。
不怕花枝惊老眼,可无诗句送残春。
因嗟红影随风去,犹为青丛绕槛频。
嗟余何不辰,备极生人凶。
偶全摺胁范,屡脱南冠钟。
再醮亦何为,孙枝发枯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