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浮世悠悠旋一空,多情偏解挫英雄。


风光只在歌声里,不必楼前万树红。

水榭花繁处,春晴日午前。


鸟窥临槛镜,马过隔墙鞭。

前尘露气压轻埃,风漾花阴聚复开。


苦恨浮云心不净,月中时污太清来。

凛序闲缇籥,轻寒著黼帷。


仙盘迎日早,温树得霜迟。


风触趋朝佩,霞缠放仗旗。

吏隐金门只似闲,退朝穷巷懒开关。


经年不到公卿宅,五日空随侍从班。


禁漏出花寒历历,御泉通市细潺潺。

赁舍喧卑谪宦情,同年邀我住公庭。


不离鍊药煎茶屋,便坐吟诗看雪厅。


苔径乍行侵屐绿,竹窗初卧满床青。

一岁春光九十日,三分已是一分休。


何曾快见花烧眼,只解潜催雪满头。


莫问穷通求季主,自齐生死学庄周。

两朝书命愧无才,谩逐词臣侍玉阶。


病似相如多避事,拙于方朔少诙谐。


命奇只合先休退,道在何妨更卷怀。

御柳差差拂禁墙,菲才何事直仙乡。


坐闻鸡唱皇宫近,睡枕鱼须白日长。


帘挂藓庭微雨霁,研添桐井落花香。

天子优贤是有唐,鉴湖恩赐贺知章。


他年我若功成去,乞取南园作醉乡。

白头厌郎署,病眼欲分司。


寸心犹未决,所顾在妻儿。

郑兴亲未葬,张籍眼多昏。


何时解印绶,归去卧山村。

贾谊因才逐,桓谭以谶疏。


古今常似此,吾道竟何如。

琼华消散暖风来,多费阳春白雪才。


守道也知心下乐,流年争奈鬓边催。


君愁离别烟花好,我待量移翅羽开。

除夜浑疑便白头,携壶相劝醉方休。


敢辞枕上三朝卧,且免灯前一夕愁。


薄命我甘离凤阁,多才君亦滞龙楼。

俸钱随月尽,公务逐时生。


白发多悲感,皇华倦送迎。


奉身无实事,困我为虚名。

薄宦苦流离,壮年心已衰。


莺花愁不觉,风雨病先知。


晓月晃竹屋,寒苔叠槿篱。

湘浦梅花两度开,直应天意别栽培。


玉为通体依稀见,香号返魂容易回。


寒气与君霜里退,阳和为尔腊前来。

俟时轻进固相妨,实行丹心仗彼苍。


萧艾转肥兰蕙瘦,可能天亦妒馨香。

春与桃花作伴归,不须更着雨频催。


帘垂尽日无人处,柳送晴天落絮来。


愁里酒杯谁共把,眼前书叶懒重开。

夜携桃竹上山枝,来叩徐侯种菊篱。


怜我风霜犹短褐,喜君人物是长离。


酣歌强对老来酒,忍泪重听乱后诗。

乱飘僧舍茶烟湿,密洒歌楼酒力微。


江上晚来堪画处,渔人披得一蓑归。

往事悠悠添浩叹,劳生扰扰竟何能。


故山岁晚不归去,高塔晴来独自登。


林下听经秋苑鹿,江边扫叶夕阳僧。

一第由来是出身,垂名俱为国风陈。


此生若不知骚雅,孤宦如何作近臣。

七岁侍行湖外去,岳阳楼上敢题诗。


如今寒晚无功业,何以胜任国士知。

一卷疏芜一百篇,名成未敢暂忘筌。


何如海日生残夜,一句能令万古传。

秋光不见旧亭台,四顾荒凉瓦砾堆。


火力不能销地力,乱前黄菊眼前开。

烧残一篆香,睡起凭窗坐。


静中得新诗,研墨瓶花堕。

道人惯吃胡麻饭,来到人间今几年。


白玉楼前空夜月,黄金殿上起春烟。


闲倾一盏中黄酒,闷扫千章内景篇。

轩阴冉冉移斜日,寒韵泠泠入晚风。


烟格月姿曾不改,至今犹似在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