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春秋逾致仕,南北粗知名。


有客来相问,如何不治生。

楼头日日倚危栏,来往人忙许静看。


老子无聊常□□,杏花欲动更春寒。


虚名畴昔三千字,险路平生百八盘。

自古有治乱,谁家无是非。


晓床听邻语,琐琐诉寒饥。

为客弹长铗,□□□短衣。


奈何年不肯,五过古来希。

落木包生意,来鸿定去期。


如何萧瑟气,有许楚臣悲。

不寐常攲枕,无言独倚楼。


江淹犹匪恨,庾信始为愁。

旧时燕子尾毵毵,重觅新巢冷未堪。


为报道人归去也,杏花春雨在江南。

禾稻频相望,莺黄几日深。


人间又秋色,垂老足闲心。


夕照明归鸟,高林接暮阴。

绿树何稠叠,清风稍羡馀。


枕萦云片片,帘透雨疏疏。


修笕通泉壑,残碑出野锄。

可怜陆九同文笔,却与朱三共岁年。


憔悴如斯终不死,书生留命亦符天。

为爱冬郎绝妙词,平生不薄晚唐诗。


一枝一影灯前看,正是秋花秋露时。

今日清凉境,明朝剑水心。


酒堪消客况,泉可洗尘襟。


佛古荒苔藓,林深繁绿阴。

谪仙唐世游兹郡,花下听歌醉眼迷。


今日汉江烟树尽,更无人唱白铜鞮。

一缕沈烟袅碧虚,五千言是读残书。


亦知终日无凡事,只恐凡情未破除。

鼓吹喧阗棨戟新,出夸前队拥千人。


无端谩取图经读,此地元来是逐臣。

四月榴花未上枝,不须惆怅怨花迟。


床头白酒长教熟,也有夸他烂漫时。

放了报申无一事,雨晴回照在东除。


天公乞得闲风日,恨少人间未见书。

事念了无涉,起居初有恒。


佛书闲自展,何肉久堪憎。


铃阁栖禅观,辕门坐老僧。

韦杜去天尺五。
日炙锦蔫红腐。
占尽洛阳春,不放东君做主。

平生不拟作裴休,见有遗书好拨愁。


拨得一行黄蘖字,何须更访赤松游。

抛却功名事上真,名根犹自惹凡尘。


怪来人鸟宫中客,多是羲皇向上人。

十里香烟夹路岐,少年争草步虚词。


不知天上原无用,只礼身中一字师。

一间茅屋足沈沦,无那虚名转趁身。


记得松风陶氏阁,玉书先下扫除人。

典却寒襦挂纸钱,又闻呼役向杨川。


三家两舍无薪米,错认江南也禁烟。

秾李夭桃各斗新,伤心眼底上坟人。


生憎介子成寒食,破损风光一日春。

一枕腾腾梦帝乡,醒来依旧在郧阳。

它时纵许春明入,梦处无多醒处长。

周妻何肉不须疑,一卷维摩静自持。


看到法门真不二,从前绮语尽堪悲。

眼底粗无搅意人,要闻乡信又愁论。

交游变故君休怪,老态参差渐到身。

儿童剪纸作元霄,几盏荧荧破寂寥。


点罢灯油千石尽,两条红烛导归朝。

莫欺憔悴鬓苍浪,片纸能为百邑霜。


昨夜尚书来尺一,始知身是夜郎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