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屠苏开宴旧时传,楮币承恩此日偏。
六出花飞沾帝泽,满朝虎拜庆尧天。
灵台已奏春如闰,太史将书岁有年。
鄂台两度庆兹辰,又见荆南物候新。
柏酒照儿初得岁,桃符随俗谩宜春。
九天阊阖中兴主,千里簪裾下土臣。
解组归来一角巾,山中岁月又逢春。
初开玉历看正朔,未许椒花笑老人。
问柳犹凭双屐旧,团炉聊摘几蔬新。
北窗未得傲羲皇,漫向枝栖皇里傍。
紫陌迎暄归柳色,青规送暖入班行。
云间快睹金轮展,风静欣闻柏颂长。
五运初开丙子春,春风送暖正宜人。
星环北极正依日,气入东皇瑞拥晨。
剑佩辉扬争奔奏,衣冠拜祝效惟寅。
画角传宣夜色纤,对扬清肃凛威严。
归来星斗犹横汉,坐对香烟独卷帘。
淑气晴光随处好,旅情乡念个中兼。
郁葱佳气蔼云霄,五夜鸣珂邸第朝。
春信先凭梅柳度,阳和遍及海天遥。
风翻仙仗腾腾舞,晨啭新莺恰恰娇。
条风一夜遍江滨,凤历初翻丁丑寅。
人事看来仍是旧,化机环转又更新。
堪怜堤柳多情态,暗度春光似媚人。
梗迹蹉跎天一涯,苍茫寒色度清斋。
频窥镜里怜霜鬓,那禁春来怆旅怀。
懒向风尘分醒醉,但随造物任安排。
东风忽又遍天涯,柳色回春读易斋。
辛巳编年开玉历,阳和际晓逼人怀。
都将隔岁山川色,渐作新春景物排。
乘权青帝自东升,国祚也随岁月增。
十二编年逢已卯,三千奏牍颂冈陵。
垂裳高拱晴光霭,舞袖低翻淑气凝。
丹墀次第绕鹓行,烧罢庭燎夜欲央。
旭日远分金阙色,祥云低引御炉香。
新莺啼破千宫柳,碧玉敲残万国珰。
万国寺璋向紫宸,禁钟敲彻曙光新。
乾坤白白开青帝,阊阖森森御圣人。
星落天高金阙迥,烟生柳亸玉阶春。
昨日除残腊,今朝报早春。
体元归圣主,迎岁在寅宾。
北陆回阳驭,东风拥化轮。
履端嘉气至,彩笔写新春。
淑鸟喧阳候,高楣启后人。
远将绵嗣绪,上可慰慈亲。
爆竹声中转斗杓,侧身天地故乡遥。
欣看云物占丰岁,定有忠良翊圣朝。
老健方知天意厚,乱平更虑世风浇。
醉倒屠苏酒,酡然乐有馀。
却忘今老矣,无计早归欤。
白首心犹稚,青云志未舒。
老我前君正卅霜,相知已是十年强。
风轮转转无留辙,春梦重重不计场。
休会自倾正旦酒,说诗还署岁寒堂。
五年无此好风日,八十三翁喜献春。
爆竹彻宵喧梦甚,桃符比户照眸新。
民劳得勿真思汉,居陋犹堪托避秦。
晴日穿帘罅。
喜今朝、梅花渍酒,辛盘蔫鲊。
年入新春花放早,已有暗香飘射。
甲帐云开,辛盘早荐,天门曙色曈昽。
火城队散,仙琯音回,浮浮奕奕连空。
舞絮飘花,看琼枝四照,碧海遥通。
凤蜡烧残,鹅笙炙罢,艳雪珑珑催曙。
画阑玉戏争妍,粉镜梅妆添妩。
裁云剪水,才幻出、满庭花雾。
令序逢元日,仁风沛紫宸。
有生同贺岁,无物不含春。
政懋纯良绩,公原社稷臣。
闻道黄河彻底清,千年气数此分明。
尧民商耇浑蹉过,输与残生见太平。
无由拜兰若,犹阻说年新。
师去不离寺,客来还傍晨。
鸟翻花树雪,门掩竹斋春。
似雨如尘旧岁花。
晨鸦声动隔天涯。
又分新岁到侬家。
一卧烟霞废酒诗,长年清兴强支持。
壮心未死惊元旦,虚愿难偿愧故知。
荆树已枯连理干,梅花犹发岁寒枝。
天烛绯红松柏青,春光齐插古铜瓶。
儿燃爆竹掩双耳,妇颂椒花喜满庭。
溪柳摇风金绰约,江梅带雪玉珑玲。
苦吟诗客鬓苍华,又向东风试墨花。
柏叶谩供新岁酒,竹门还访故人家。
纷纷世事仍多患,落落吾生未有涯。
夕转清壶漏,晨惊长乐钟。
逶迤纶禁客,假寐守铜龙。
予亦趋三殿,肩随谒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