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制字成书上圣模,千金价值重于珠。
挥毫自足垂为法,著楮何堪视若无。
敬惜遗文期洁净,虔焚往迹戒沾污。
男儿生不能裹尸马革事穷边,立功万里勒燕然。
又不能隐形服气归神仙,白日尸解升青天。
当学漆园傲吏委形骸,下饲蝼蚁上乌鸢。
采采荣木,蔚蔚洪柯。
憔悴有时,气节易过。
人生若寄,抱恨如何?
夙兴夜寐,念子实多。
学诗惭愧达夫迟,六义年来始识之。
布鼓雷门还自笑,白头相许订新知。
不是寻常风月评,七旬研练媲都京。
骚坛从此推牛耳,时彦纷纷敢与争。
诗豪谁氏许夫子,聚首毗陵昕夕亲。
相见于今真恨晚,痴而山后接音尘。
艺风仙去粟香逝,俯俯人天首自搔。
此事有关乡土运,不图晚近遇诗豪。
眇目山翁谢四溟,邺城风雨太飘零。
黄金肯筑诗人墓,见说吴江计改亭。
九老图开画里春,香山原是旧诗人。
津途早鉴横流急,尘海谁援大厦沦。
文酒元亭识耆宿,衣冠商岭遣遗民。
金钗十二幻情缘,又得邱迟妙句传。
劫火难烧才子笔,海天重话石头禅。
海边辜负旧林丘,南北经年伴远游。
买酒鹊湖同倚棹,听歌燕市共登楼。
上书又下刘蕡泪,长笛偏生赵嘏愁。
台邑最褊小,徵粮视凤诸。
土狭赋独重,民困曷以纾。
台湾田一甲,内地十亩馀。
内山有生番,可以渐而熟。
王化弃不收,犷悍若野鹿。
穿箐截人首,饰金夸其族。
番黎素无知,浑噩近太古。
只为巧伪引,讼争亦肆侮。
睚眦动杀机,其心将莫御。
台湾虽绝岛,半壁为籓篱。
沿海六七省,口岸密相依。
台安一方乐,台动天下疑。
诸罗千里县,内地一省同。
万山倚天险,诸港大海通。
广野浑无际,民番各喁喁。
郡东万山里,形胜罗汉门。
其内开平旷,可容数十村。
雄踞通南北,奸宄往来频。
累累何为者,西来偷渡人。
锒铛杂贯索,一队一酸辛。
嗟汝为饥驱,谓兹原隰畇。
台地一年耕,可馀七年食。
寇乱继风灾,民间更萧索。
今岁大有秋,仓储补云亟。
闽学追鲁邹,东宁昧如障。
当为延名儒,来兹开绛帐。
俾知道在迩,尊君与亲上。
台俗敝豪奢,乱后风犹昨。
宴会中人产,衣裘贵戚愕。
农惰士弗勤,逐末趋骄恶。
去岁群丑张,揭竿三十万。
我旅一东征,倒戈云见晛。
七日复全台,壶箪匝地献。
东宁大海荒,从古无人至。
明末群盗窠,岛夷互窃踞。
郑氏奄而有,蔓延为边忌。
天子重海邦,宵旰念重洋。
稔知民疾苦,经营固岩疆。
先生代巡守,旷典岂寻常。
凤山东南境,有地曰琅峤。
厥澳通舟楫,山后接崇爻。
宽旷兼沃衍,气势亦雄骁。
盛夏我将去,先生绣斧来。
欲观君子化,以兹暂徘徊。
邂逅若畴昔,雄谈何快哉。
謦欬如亲接,谁知梦未真。
可怜长逝魄,还忆远游人。
积瘁嗟伤命,通经足立身。
先生浩气难驯伏,太华峰头盘雕鹗。
金眸一闪落平芜,狐兔纵横遭杀戮。
忆昔扁舟出锦江,便乘江水访湘竹。
残山不成壁,荒园不留畦。
朝出唱迷阳,暮归闻子巂。
卓哉茶村叟,郁为周遗黎。
夫子论文地,重来倍黯然。
空阶曾种竹,涸沼旧存莲。
大业千秋在,高名四海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