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错节盘根第一流,欺凌霜雪压多秋。


小家梁栋休轻问,留作檠天老柱头。

百尺楼台倚半空,清虚佳致广寒同。


一声钟响同阊阖,唤出扶桑一个红。

桂影婆娑散九垓,丁当钟鼓转楼台。


书声透入周公梦,似领周公教诲来。

勘破浮名不外图,喝牛清晓事膏腴。


角巾册子高高挂,且作农夫且作儒。

不着羊裘祇着蓑,黄昏偷钓下秋波。


小桥来往行人断,物色宁教访得么。

混混芳泉百尺深,冰壶清夜月浮金。


天瓢指日王明汲,慰却苍生渴望心。

曾展丝纶阁不才,九重分命带春来。


黄昏独坐谁为伴,花影重重覆绿苔。

黄昏灯火照离明,朗朗吾伊压漏声。


邺驾积云春不断,家家礼乐户朱程。

梵宫时拥九龙楼,海外孤臣拜紫旒。


翘首嵩呼天万里,履声我欲殿东头。

三国争分势力均,汉家正统认谁真。


匡扶天地知肝胆,庙貌千秋仰虎臣。

地里殊无别,风光迥不同。


巉岩谁作伴,烂熳自成丛。


色艳欺图画,香飘落酒钟。

卜宅诗书里,遮天松竹林。


大夫操劲节,君子抱虚心。


巢搆千年鹤,风摇十里阴。

四面澄澄水,中心兀兀亭。


虚明浑似我,吹照总忘情。


爽气清诗骨,祥光映画屏。

一鉴方塘晓,天机云自然。


羽鳞昭上下,道体是浑全。


物物一太极,纷纷同本原。

岑接千年秀,门当一岭青。


地经前代相,天作大家屏。


轮辙邈无迹,冠裳彷有形。

秀峤钟灵异,叶冈脉络承。


窗含五夜气,天假一篝灯。


漏尽钟初动,云迷酒未醒。

不往桃林放,淇园别样春。


翠阴风有约,嫩绿地无尘。


短笛由歌曲,疏篁对主宾。

龙母钟灵厚,温泉发派长。


横舟浮古渡,夜气现神光。


老蚌涵秋月,灵鸡唱晓窗。

西山日上雪初晴,素壁银屏万叠明。


高树迎风飞玉屑,小桥流水涩琴声。


恍疑沧海通三岛,绝胜昆仑见五城。

蓟门春雨散浮埃,烟树溟蒙霁欲开。


十里清阴连紫陌,半空翠影接金台。


东风叶暗留莺语,落日林深过鸟回。

独携尊酒上金台,尚想当时国士来。


落木千章寒日下,长空万里暮云开。


春风寂寂飞桃李,夜雨萧萧瘗草莱。

河声流月漏声残,咫尺西山雾里看。


远树依稀云影淡,疏星寥落曙光寒。


石桥马迹霜初滑,茅屋鸡鸣夜欲阑。

仙岛依微近紫清,春风淡荡暖云生。


乍经树杪和烟湿,轻覆花枝过雨晴。


每日氤氲浮玉殿,常时缥缈护金茎。

太液清涵一鉴开,溶溶漾漾自天来。


光浮雪练明金阙,影带晴虹绕玉台。


蘋藻摇风仍荡漾,龟鱼向日共徘徊。

一派清泠螮蝀悬,涵云浴雾自年年。


声回晓阙鸣清佩,影落秋崖湿紫烟。


石罅转来幽㵎里,瑶池分出御桥前。

群山耸列势峥嵘,日照峰峦积翠明。


高出烟霞通绝塞,低回城阙拥神京。


休论函谷双崖险,绝胜匡庐九叠横。

积水环门绿,斜阳隔岸红。


卷纶初系笮,待月更推篷。


泊处依沙柳,歌来杂暮鸿。

洞远飞晴翠,峰高近蔚蓝。


雨馀山树秀,烟净野花酣。


市肆帘初卷,溪桥路可探。

清江环抱号瀛州,日晚人归古渡头。


波带夕阳催荡桨,潮生海月待维舟。


尘途不定时来往,鸥鸟无心自去留。

鳌戴三山弱海东,城南咫尺亦堪同。


卿云缭绕孤峰外,瑞色冲腾杳霭中。


影结楼台临绝涧,光生岩岫散晴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