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海底金鸡唱夜阑,扶桑捧出一轮丹。
朝朝不是咸池浴,那得常新万古看。
怒涛飞雪欲翻空,想较胥江势更雄。
海贾只愁风浪恶,那知天意曳华戎。
疑是皇英头上冠,漂流到海化巑岏。
沉湘未闻当年事,且借南荒障倒澜。
顶插虚空吐锦霞,根盘大海走龙蛇。
三峰灵气钟澄县,千古文明耀帝家。
未遇谁能识买臣,半生樵担困红尘。
放歌岗下醒如醉,射策廷中屈见伸。
自信老儒终显迹,独矜愚妇不甘贫。
萧森江上老梧桐,凤集朝阳紫翠丛。
哕哕好音萧韵响,辉辉文羽翠光同。
太平天子来真瑞,修史词臣记实踪。
阳气堂堂忽渐阴,万山西面布黄金。
蝉鸣红树流清响,僧撼暮钟来好音。
草下伏萤争列耀,云边飞鸟倦归林。
江上横拖一小冲,冲头江水去无穷。
坐观湍急昼还夜,便见流行始到终。
识到此时真理彻,探穷源处实心融。
一洞森森万象新,天台真境净无尘。
少官老隐人人乐,燕乳鸠鸣在在春。
竹底日高金影碎,松稍风细浪声匀。
月下何来水上姑,月明姑出会仙徒。
古今池涌源泉出,红白花开锦绣铺。
濯足野夫归别涧,窥鱼林鹤去平湖。
来往人喧古渡头,渔翁摇漾荡扁舟。
丁当几韵榔初响,欸乃数声歌未休。
欢酌瓦瓶蓬月夜,醉吹横笛海天秋。
耕业丰隆德望尊,畜牛羊并察鸡豚。
一犁春雨连年足,堆架遗书暇日观。
鲁朴冠裳人楚楚,青苍松竹景漫漫。
井脉连江水自清,桥拖岚气碧云凝。
小池洗砚鱼争跃,高树迎轩鹊乱鸣。
径竹日筛金锁碎,坞莲风拂座香馨。
云影天光一鉴开,墨波微动晓风来。
细看洗砚鱼吞句,知是青山老骏才。
万个萧森一径遥,逼人清气日飘飘。
瘦藤短帽闲来往,立听微风奏凤韶。
乌宦名园古所闻,古人佳致属今人。
一林风月年年在,吟弄依然只缙绅。
红莲艳艳碧莲开,风细馀香远近来。
藕大如船花十丈,结窝何必问蓬莱。
袅袅垂虹跨紫霄,彩云深处路迢迢。
少年倘遂男儿志,何必乘车过此桥。
挺挺高枝势入云,喳喳灵鹊噪声频。
年来喜事知多少,珍重时时报主人。
一脉连江水气通,时消时长与潮同。
供炊来往人何限,饱后都忘造化功。
万松岭上松阴亭,松阴盛夏风泠泠。
老翁午睡忽惊觉,何处鸟啼三四声。
荒郊不见徐君墓,此地空闻挂剑台。
三尺英灵如有在,九原魂梦亦堪哀。
林烟拂水青萍合,山雨飞空紫电来。
亭前不改旧山河,落日垂纶感慨多。
客至已非金谷会,风来犹起晋时波。
珊瑚摧折遗蒲柳,锦帐荒凉长薜萝。
雪融冰泮发漪澜,望入河流杳霭间。
杜若未生黄鸟起,夕阳犹在白鸥间。
声翻暖浪沉芳树,色漾晴岚灭远山。
雨稀烟暝水增波,鸥泛春声入棹歌。
杨柳人家茅屋小,鳜鱼时节钓船多。
暗归浦溆锵环佩,密掩峰峦湿髻螺。
水滨浮石势参差,风急秋清出韵迟。
总是虞廷春贡后,不同萧寺夜禅时。
响连月壑蛟龙惧,静答霜林虎豹知。
泗水西边沂水东,留侯黄石有遗踪。
一编不受秦人火,三寸终成汉室功。
曙色苍凉茅店月,履声寂寞柳营风。
何处丹霞似赤城,仙人掌上最分明。
若非玉女裁衣罢,定是天孙织锦成。
孤鹜齐飞天欲雨,断桥斜映夜还晴。
玉龙行处夜无声,北面峰峦失翠屏。
天上白榆宁有种,人间瑶草不知名。
青烧猎火朝烟湿,红露仙楼夕照横。
维西有崇山,其上太始雪。
天风吹不消,海日照还结。
疑是仙子居,璚楼夹银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