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仁山万仞插芙蓉,中有高人伴赤松。
我欲从之不可得,他年结屋最高峰。
峰头有笔大如椽,一扫东南半壁天。
纵倒银河题不尽,时嘘颢气欲凌烟。
潭水澄澄清且沚,心源不动湛如水。
一波才动万波随,观象吾今悟至理。
玉种移来到海□,天然佳案在村前。
高秋入眼飞琼屑,盛夏汤蹄扬璧烟。
午夜月明满彀见,三春雨浣玷瑕鲜。
乔木阴森聚国族,风韵依稀不记年。
憩暑影明檠翠盖,印沙叶冗步青钱。
栖柯鸟隐窥蝉噪,敲石残棋听鹤眠。
自谪昌黎到海滨,振经消息岳河新。
村希青草休烧火,山咸黄茅不避人。
坤辟民生无夭折,风还海俗有精神。
观水东南到海滨,波澜万颂渺无边。
祝融一怒山翻雪,飓母初呈浪拍天。
日落鱼龙腾雾涌,夜沉星斗弄波妍。
卓卓凌云势迫空,孤高不与众峰同。
尖挥风雨魅星外,顶入东南斗柄中。
近视高牙开大纛,远瞻臣阙倚崆峒。
屏帐重重气势鸿,昆仑未上眼眶中。
尧封保障方如扆,禹迹刊随弯似弓。
凤嘴有声羞煮海,壶山没石谩回风。
耽耽双兽出林形,浮渡湾门内地凭。
风撼潮头须吻白,月升海底爪牙明。
舟无蹈尾知常避,人惯如毛探不惊。
顾瞻日出冈之东,赤光电烁涵金红。
谁致赭糖同粪土,天教瓜子作崆峒。
秋阳烁以真陶冶,涨海陶成卧紫龙。
笙歌吹散洞门霞,缥缈仙人海上家。
听罢云林歌一曲,翻惊嵩岳种三花。
衣拂青霄五色云,书传丹检一函文。
山中忽遇浮邱伯,几挹轻裾手未分。
罗浮门户有朱明,峭傍芙蓉十里城。
紫气绛霞相掩映,月中王子漫吹笙。
玉舄凭陵汉苑霜,何年留此跨仙羊。
即看几几居东土,犹似翩翩出阜乡。
丹台瑶室敞词坛,笔扫文星宇宙寒。
堂构落成仍补衮,金莲学士在长安。
珊瑚深汲赤砂清,活水轻涵玉树明。
葛令有丹成九转,何劳仙掌注金茎。
剑佩双栖紫禁垣,一朝拜命出天门。
沉香亭下东流水,得濯尘缨是主恩。
跨鹤仙人驭紫烟,玉楼西构二云边。
孤骞半倚青藜阁,太乙清辉夜夜燃。
今古滔滔一脉流,星移月换几经秋。
拖蓝拽绿无穷趣,渔父西岩自白头。
日出扶桑万顷明,碧天无雾晓云晴。
波涵光影终朝漾,好景谁云不可情。
江水流东竟不回,波涛汹涌若奔雷。
当年渴饮将军骑,踏破青青万里苔。
昔年将帅百蛮收,坭剑光芒射斗牛。
刚被行人收拾去,镆铘名铸几千秋。
矍铄邻翁肯自痴,盘桓山涧许多时。
耕云钓日痕犹在,千载令人寤寐思。
叠翠凝光曜九天,四时花卉自争妍。
个中仙子名卢六,擅得高风万古传。
天地何年铸此山,奇峰七八耸云间。
形如笔架峥嵘起,多少行人着眼看。
一派江流势若龙,碧潭云锁雨溟蒙。
良田万顷皆饶渥,不用登临扣太空。
翩翩羽客下蓬瀛,吹动仙簧夜二更。
亭畔珊瑚桥畔月,得逢学士此听笙。
仙客翩翩不可期,几回御鹤住芳陂。
云边笑挹浮邱伯,更与洪厓共举卮。
神仙本往朱明洞,来往三城跨五羊。
千载浮邱池馆在,依依云树湛沧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