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日夕楼上饮,瞻望南山阿。


樵夫睨林木,会意岂在多。


白云满山径,负薪行复歌。

微月瞰高楼,楼中酒初泻。


旁见谷城山,孰为呼月者。


腾腾露光景,寂寂开迥野。

大流无此奇,偶置银河倾。


愿回银河流,免与世浊并。


一洗日月光,再洗天地清。

我昔游太空,太空云冥冥。


归来控翠虬,力与金鳌争。


巍巍太极尊,挥置东西行。

玉冕臣诸峰,左右罗络之。


云来巾其颠,得雨不复疑。


岂无泽物功,云覆在何时。

一鳌海上来,头戴雪花白。


诸鳌起相拒,千秋归不得。


仙人罗一峰,永戏金鳌侧。

一峡蟠一龙,群山莽回互。


武夷虽九曲,三峡谁胜负。


澄澄水上月,历历谷中树。

翠玄在何许,乃在金鳌麓。


石门俯深幽,来者秉明烛。


绣壁谁可缘,丹房我当宿。

天城列两仪,其中位太极。


不悟名象生,焉知画前易。


伏羲古已亡,图书久晦蚀。

山花争插满头红,芦叶乌乌弄晚风。


桥大板平牛步稳,老牛差后不愁侬。

竹径风传西梵声,隔墙深夜有人听。


山僧老去无功德,还倚禅门诵佛经。

玉宇蟾辉秋展鉴,界江水色夜磨铜。


乾坤好景谁无分,只问灵台得属公。

埠头半点夜燃枯,钓得淞江一尾鲈。


渔父联舟向东岸,东岸人家有酒沽。

香芦紫烟生一缕,天风吹落芦花渚。


江东行客归去来,沾衣犹带金陵雨。

槐阴覆庭日早午,小吏夜出迎当路。


长江阅尽往来人,淦水西边此槐树。

庐阜清风长官宅,渭城朝雨王维诗。


束西绿遍河桥路,长与离人照酒卮。

板桥蔼吾伊,名称已盖世。


谁云龟山月,不照新堂睡。

救溺如救火,造次遂捐生。


金陵人去远,拗鬼不来争。

亭山不可喻,华顶凌天台。


卑高本自形,夕照从西来。

薛堰归何处,披图想具区。


古来探本论,无欠也无馀。

丹青工写似,陈湾叠嶂新。


我诗君莫笑,还属姓陈人。

夜半龟山月,能开万顷秋。


试从开处望,照公湖上楼。

何处烟波好,公乘笠泽槎。


我泛江门月,乾坤共一家。

著论必无同,乾坤孰此容。


人扶周孔教,用世且无功。

歌舞重阳酒,今年犹去年。


山中八石榻,榻榻是回仙。

同俗不同俗,山杯映秋菊。


仍闻席上歌,不是人间曲。

霜前淡淡花,瓢内深深酒。


今日陶渊明,庐山作重九。

焦明亦是凤,萤焰只疑灯。


安得石上泉,为洗世中肓。

江门白藕花,我榻庐山顶。


君若去茶山,茶香复谁领。

道眼大小同,乾坤一螺寄。


东山月出时,我在观溟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