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萧然一室坐清虚,又见西风到客居。


老去身心便懒惰,人来情意任亲疏。


从僧借地秋移菊,与佛分镫夜读书。

西邻已富忧不足,东老虽贫乐有馀。


白酒酿来缘好客,黄金散尽为收书。

酒醒更深独倚楼,天清地静俯河流。


梧桐影转三更月,蟋蟀声催万象秋。


自古有生皆有死,即今无喜亦无忧。

社袄初穿暑气收,今朝五日过中秋。


隔湖我每思□□,□市公能顾小楼。


斗酒只鸡承厚意,扁舟匹马约闲游。

秋风几日尚无诗,政坐炎歊转赫曦。


闲被贫为魔搅挠,病须凉当药医治。


薄田董穫收新粟,老圃开包献巨梨。

胡床正面紫阳山,净扫晴阶掩夜关。


金气渐寒风露下,冰轮欲满斗牛间。


衰怀突兀来千感,暮齿逍遥保一闲。

蝉声渐渐怯西风,闲撚青枝玩菊丛。


老去一身都是病,寤来万梦总成空。


喜分果饵小儿女,浪费薪蔬顽仆僮。

积雨不可出,五日无盐醯。


纵复有雨具,出门将告谁。


兹辰复何辰,明窗漏晴曦。

今年夏潦甚,秋暑亦云剧。


豳霜届授衣,垢汗著单浴。


园渴困力灌,井竭疲远汲。

悠悠桐江水,寓庐十二年。


重来六日内,两日登南山。


南山有何好,高阁西北偏。

近社当有雨,至是终无之。


家贫久无酒,忽有社酒持。


万事不可料,人生难前知。

夜阑不能寐,鸡鸣垂欲三。


起步秋月影,寒发何毵毵。


斗柄落山北,参旗挂庭南。

种传董奉术韩湘,顷刻能开锦绣香。


好画团圆明月夜,中秋天色变春光。

简斋诗老不重生,流月无声句绝清。


好个杏花疏影里,秋空吹笛到天明。

早开菖叶劝耕辰,八月繁华又一新。


旧日举人应最喜,桂闱秋报杏园春。

半秋凉意转春寒,似曲江头紫陌看。


霜近核中仁再结,多调饧酪奉新欢。

红闹枝头二月寒,中秋还许两回看。


君家泮水宫墙畔,吾道重春孔子坛。

荷已无花柳欲陈,秋风飒飒水粼粼。


湖山惨淡西施老,细看终于胜丑人。

吾生遽如此,六十一衰翁。


功过差相掩,时几大不同。


冥冥终日雨,忽忽半秋风。

□蔑丝毫暑,何庸一再霖。


秋阴酸病骨,夜滴碎归心。


剧盗应旁睨,馀田或尽沉。

于心敢自欺,但恐不精思。


未觉扶颠易,方惊悔过迟。


病堪长作客,贫可荐招医。

清晓潮初过,西风猎弊裘。


肯为贫士地,偏觉老人愁。


蟋蟀声弥急,梧桐色渐愁。

河中船已动,岸亦有人行。


城北钟声断,楼东鬼宿明。


倚□□酒醒,搔首小诗成。

木犀花正盛,吹入满楼香。


不是人无寐,焉知夜已长。


树鸣秋雨急,潮过海天凉。

两公诗思欲飞扬,颇似繁台俯大梁。


潇洒道装衣袖阔,昂藏寿相耳毫长。


持身未惯全随俗,玩世何嫌略放狂。

垂垂三径晚香开,二妙端能为我来。


老瓦尚堪沽浊酒,破鞋何惜上高台。


十年心事霜髯短,万□秋声画角哀。

甫作诗为两翁寿,岂虞相继骇予闻。


八旬已过太公望,一旦俱为冥漠君。


场屋少时尝张王,兵戈晚岁忽纷纭。

散发披襟一再窥,未甘兀兀守书痴。


月圆照尽天圆处,秋半凉当夜半时。


人世无灯方作梦,山翁有酒更能诗。

高树号风始欲丹,秋晴诗老试凭栏。


食贫破砚惊犹在,身瘦寒衣觉渐宽。


家里儿孙音问好,客中僮仆使令难。

宫车晓送出神州,点点霜华入敝裘。


无复文章通紫禁,空馀涕泪洒清秋。


苑中苜蓿烟光合,塞外蒲萄露气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