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九曲移家近,三山入望遥。


楼台临碧汉,户牖逼青霄。


坐叩梅仙诀,行逢木客谣。

北极声华久,东山气象新。


乍辞文苑秩,初乞武夷身。


辟地连三岛,看天卧七闽。

上相同心日,真儒佐命年。


白麻初翊圣,黄阁骤招贤。


吐握回三代,吹嘘动八埏。

凤诰辉纶綍,龙光切冕旒。


坐调中极鼎,永作大川舟。


八表清风被,三朝壮节留。

六馆推名德,三司备羽仪。


麻宣鳷鹊殿,草辍凤凰池。


礼乐重兴日,诗书再睹时。

玉铉调贤佐,金瓯扈圣朝。


群龙齐捧日,双凤各凌霄。


大业皋夔近,荣名稷契遥。

翊运逢明主,匡时倚上材。


尊荣逾四岳,宠渥重三台。


瀫水初调鼎,华阳已筑台。

一夜求贤诏,欢呼万国同。


谟谋咨大老,启沃仗元功。


绝域车书会,中天剑舄崇。

满目乾坤事,关心社稷臣。


八荒悬密勿,九域藉经纶。


暖阁调羹夜,平台赐宴辰。

尚记临轩日,龙头曳佩环。


帝心悬北斗,人望切东山。


燮理阳春布,论思乙夜闲。

敕葬恩深动一时,松楸长系百年思。


几筵况有奎文在,不用人歌薤露诗。

曾受清朝御史封,华颠乌帽见真容。


坟前更竖苍崖石,待取鸾书下九重。

窗下俄生并蒂瓜,可须红紫斗繁华。


高人已作全归士,和气犹传积善家。

孔墙东畔起高楼,望见宫前泮水流。


家训有劳人共指,都台声价重宸旒。

饥氓不道食无粮,贫女还应嫁有装。


遥想輀车临葬日,几人遮道泪浪浪。

曾从江上拾遗金,瓦砾相轻见道深。


野史有人应作传,世人谁是古人心。

行比先民老更成,耻随流俗竞浮荣。


家山日暮愁云起,留得庵居朴字名。

山中逃暑睡方甜,门外於菟识孝廉。


寿到古稀仍过七,老天明示吉人占。

飓风卷纛七星斜,白发元戎误岁华。
隘岸射潮无劲弩,高天贯月有枯槎。
募军可按冯唐籍,解阵空吹越石笳。
美人乘天风,手吹玉参差。
我有龙门桐,缀之冰蚕丝。
空中一偈答,闻者为忘机。
不见带索生,行吟扣哀竹。
为君慎燕息,顾兔方在腹。
履卑惧名高,居群忌行独。
不见歌钟家,白日卧金谷。
明有不见睫,智有不卫足。
学静三十年,晚始悟无欲。
老马宁为驹,即且或甘带。
名迹吾不嫌,全生聊远害。
流光如急水,一去难复再。
归来坐虚室,始觉身安泰。
神疲穆满驭,足茧神始载。
终然方寸心,扰扰躯壳外。
我登海山巅,群丘眇如芥。
客来谈九州,更诘谁小大。
科第云阶接月梯,菲才何幸得攀跻。
两朝盛制兼文武,五榜贤名入品题。
白日青空下星斗,彩帘红烛灿珠犀。
青镜衰容每自怜,世人描画岂其然。
朱衣象笏承君宠,野泊林栖本性天。
闲引鹤行松径里,偶寻梅憩石桥边。
岁晚园亭木叶稀,小窗寒日净辉辉。
升平屡检新颁历,老懒空存旧赐衣。
今古一场藏鹿梦,江湖几处钓鱼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