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中原屈指几词场,南海由来有夜光。
况自出疆怜翡翠,何人开匣拂干将。
千秋业在推牛耳,片语谁今附雁行。
淑气千林遍草莱,洗天风雨试轻雷。
冲泥策马今朝至,艳李迎春昨夜开。
三径云烟能供客,一尊柏叶莫停杯。
田家供具少,海味一尊倾。
不共通宵饮,空传颂酒名。
谈高无俗态,棋罢有歌声。
园居虽阒寂,得共醉屠苏。
况有如椽笔,能传草阁图。
人迷芳杜曲,行踏绿平芜。
清溪富松竹,喜识故人来。
茗自春前试,花从雨后开。
江泉通暗沼,径草蔓连苔。
吴歈工艳曲,新赋近何如。
忽枉故人驾,来寻避俗居。
村童迎竹马,野老荐盘蔬。
开径延三益,为轩借数楹。
不辞河朔饮,偏得古人情。
茗色侵兰薄,炉香透竹清。
与君相见即相亲,肝胆千秋此具陈。
莫说知希还我贵,即看谁是眼中人。
浪说吹嘘送上天,丈夫元不受人怜。
纵无狗监能知己,岂有相如赋不传。
昭王台畔朔风高,万马鸣雕夜夜号。
是处向多游侠客,岂堪重赠吕虔刀。
龙泉三尺赠夫君,向日雌雄尚未分。
自是别离关气象,醉来休讶七星文。
汉家宾客满容台,作者千秋大雅开。
露表金茎承宴后,至今犹颂柏梁才。
自折长条绾别离,西风瑟瑟雨如丝。
永丰坊里千条绿,不及河桥赠一枝。
流水高山总有情,君家夙擅刺桐声。
凭挥一曲离鸾操,奏入南薰答圣明。
刘家兄弟雅临池,况及朱郎并驾时。
片字直将南海贵,何人能复道羲之。
玉女能歌雉子斑,三城佳丽美红颜。
朝朝乞醉君家酒,尽日高眠昼掩关。
诸子虹冈结隐沦,东林社事岁时新。
一从书剑游燕去,尚忆茱萸故国人。
自昔云霄典石渠,家传中叠业宁虚。
青春彩笔君殊健,不特扶风续汉书。
建安才子旧知名,日日西园载酒情。
试问当年争授简,座中谁不让刘桢。
吴门光练散茆茨,冠盖朝来自一时。
星聚敢论荀氏宅,云凝差儗谢家儿。
谈棋夜静倾桑落,荐客家贫但荔枝。
春光偏似永和年,宝刹邀宾敞上筵。
星聚久惭名下士,风流今见令中仙。
吴歌逸处疑清梵,画舸归时杂钓船。
路随谷口入桃源,郭外闻君此避喧。
诗就每寻匡阜社,客来时问辟疆园。
当檐云岫连千叠,傍户桑麻自一村。
仁山春色郁崔嵬,院里桃花次第开。
卜夜自张公子宴,雄风谁擅大夫才。
谈高莫把词锋折,兴剧宁知玉漏催。
新开莲社粤台东,授简词人赋并工。
竹下弟兄何处隔,天涯朋旧一尊同。
露华恍自疏桐落,山色疑窥夕照中。
金粟寺中公廨静,白昼事闲如治蒲。
沙棠为舟稳可泛,郎官之湖今岂无?
啄花莺坐水杨柳,雪藕人歌山鹧鸪。
日西上马踏归路,小队大呼惊道吾。
湖上筵开张水戏,卷幔凉风吹短蒲。
大鱼听乐浪头出,小艇卖花城内无。
丙鼎庚庚识饕餮,甲煎斑斑炙鹧鸪。
昔闻滩上水,远自粤南山。
乔木三春里,清音五桂间。
片云留客住,细雨棹舟还。
半亩多栽绿玉丛,小轩深结路斜通。
疏林细雨儿孙长,高节清风父子同。
鸾影常时翻简帙,佩声良夜入帘栊。
相逢苦不早,相送复沾衣。
愁见孤帆影,遥于五岭归。
青看海气近,白望瘴烟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