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匹马西来一月馀,岂期道路识君初。


论文并许千秋业,叱驭同驰峻坂车。


天遣法星岩雾敛,客迎秋色旅怀舒。

大陆秋澄旅邸开,停鞍一眺吕仙台。


相迎父老应含笑,前度卢生今又来。

梦里金鳌忆细丝,桐江只在富春西。


久知万事皆前定,肯向浮生叹不齐。


坐上溪山明画鹢,人间岁月等醯鸡。

幸无牛马后,仍许见浮屠。


礼佛欢如旧,逢僧笑尽呼。


膏粱恣啖嚼,土榻任跏趺。

地位天光近,君恩海水深。


竟无经济略,空负圣明心。


中岁时同弃,南冠雪渐侵。

寡识蠡窥海,疲才蹇曳轮。


临深惟恐惧,抚已益酸辛。


圣治乾坤大,仁恩雨露春。

千层紫气拥云浮,夹道长松径自幽。


未论青山怀谢脁,且看黄绢识杨修。


标题绝壁悬天外,名姓磨崖在上头。

万山随水下牂牁,汗漫西游一叶过。


野外尚闻虞帝乐,行边犹听麦岐歌。


虔刀往事还谁佩,铜柱新铭不待磨。

登高聊骋望,磴道转逶迤。


何石非三岛,无花不四时。


篆符分竹叶,仙鸟啄灵芝。

路迂穷日夕,山近逼氤氲。


策杖回青霭,披衣染白云。


苔痕深莫辨,树密色难分。

十载江湖万里行,偶来西馆阅豪英。


云龙九阙晨书诏,灯火千门夜出城。


潇洒庭除当月色,重稠幕帟断人声。

汴水方穷到淮水,大船蹇蹇拒风行。
不知静里千帆过,唯喜空中一派清。
秋气已残山态老,夕阳未尽浪花明。
燕代官初罢,江湖路便分。
九迁从命薄,四十幸人闻。
迹愧趋丹禁,身曾系白云。
词笔应惭拟上林,滥从此地仰奎参。
传经新授羲皇画,分课还赓正始音。
碧殿面临琼岛近,红尘遥隔木天深。
山势随淮断,河流带地浑。
严风疏树影,落日露沙痕。
客兴双蓬鬓,吟怀一酒尊。
诏书催发太频频,千骑东来喜望尘。
不为寻芳宁较晚,固应入境便颁春。
风和渐觉旌旗转,野旷遥闻钲鼓新。
阡陌经行早布春,承明天语耳亲闻。
诗情本自凌康乐,墨妙何劳法右军。
雪后西岑山竞秀,潮来孤屿浪中分。
薄宦蓬应似,往来唯所飘。
振衣聊息驾,鸣玉更趋朝。
惯学金门隐,多惭华鬓饶。
行行春半空,征旆复山东。
柳作烟中态,桃仍雪里容。
逢人多白眼,顾影恨颜红。
漏转莲花紫极深,西山春霭散鸡林。
御沟冻解双流玉,宫柳晴舒半吐金。
一命自天明主泽,万年捧日侍臣心。
佳气茏葱碧汉间,九霄鱼钥启晨关。
遥遥玉辇传清跸,肃肃金门趁立班。
花底鸣环承湛露,殿前簪笔颂南山。
束发举明经,卓斝有遐志。
三献始见收,橐笔承明地。
坟典恣穷讨,曾靡簿书累。
西风吹木叶,放溜出空山。
作客能无悔,浮家独后还。
芜城遍衰草,战血尚馀斑。
轻云徐展晚晴天,半欲归山半化烟。
为怯长途看落日,偶征逸事笑当年。
岂真世有河间妇,犹记人谣姹女钱。
西北有神州。
曾倚斜阳江上楼。
目断淮南山一抹,何由。
踏雪来游大涤宫,缘崖一一访仙踪。
回环九锁银为阙,峭拔千山玉作峰。
冰柱高垂泉带石,珠幢整立桧兼松。
迢递辞宸阙,迁延换岁华。
舟才入荆渚,人觉在天涯。
浪激多推岸,流濡足沸沙。
浃江初过三游洞,天气新调二月风。
樵户人家随处见,仙源云路有时通。
峰峦压岸东西碧,桃李临波上下红。
景入天台日日新,安车千里去寻真。
路逢白发老翁问,父子同游有几人。
凉风飘洒入高阁,满城绿树飞云涛。
渴来梦吞沧海阔,醉后眼挂青天高。
湘江姹女碧瑶佩,金谷谪仙红锦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