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屡扪松壑纵凭陵,更度阆华得未曾。


天上玉关吴苑练,云间铁壁雪门僧。


悬崖倒影愁倾绠,扫石孤瓢引裂冰。

幽兴泠然似子猷,还同飞雪满扁舟。


直疑海蜃珍珠箔,未逊仙家白玉楼。


霢霢常悬呼雨鹜,霏霏肯听唤晴鸠。

联镳清夜乐无双,罄解腰间佐玉缸。


兴剧未应输北海,情深宁俟激西江。


霜疏孤柳还低阁,月隐寒钟乍满窗。

流光随水逝,衰病与愁兼。


烱烱丹心在,萧萧白发添。


圜扉阴气肃,裋褐朔风尖。

荒径芙蓉几树残,尚馀黄菊带霜寒。


傍人华发垂垂短,多病交游事事难。


江上纵饶千顷阔,囊中那得一钱看。

懒与时芳作并妍,西风篱落意萧然。


非缘屈子歌骚后,谁伴陶潜到酒边。


消瘦但宜秋色好,餐英唯美晚香传。

冶城幽寺即寒村,黄叶堆来昼闭门。


疏竹影摇通水色,垂柑实老绽霜痕。


天浮吴楚看明灭,月满江山自吐吞。

过了重阳便作寒,貂裘心事未容安。


贫时侯伯人难识,醉里乾坤我自宽。


红叶已飘千万点,黄花羞对两三般。

新月迎人面,其光皎且纤。
道遇高达夫,气宇雅不凡。
访碑来古寺,煮茗供清谭。
短褐西风愧旅游,高歌一曲暂淹留。
异乡尊酒论心夜,明月天涯作客秋。
驿路淩江双水合,望中庾岭片云浮。
陶径怜高会,群才谊不轻。
同倾桑落醑,一泛傲霜英。
蒯剑时相合,丝桐调转清。
客似高阳会,茅柴醉不辞。
黄花堪纵赏,彩笔更题诗。
海甸当摇落,田园亦暂期。
春来策马向关山,岁晚萧条忆故园。
自识牺牛终伏俎,从来野鹤怕乘轩。
弹冠渐入垂纶景,报国空怀曝背暄。
细雨园林润,初冬景亦佳。
蕉馀含露叶,菊剩傲霜花。
古木临寒水,高窗送晚霞。
雪晴江馆一尊开,翠扫浓蕉溢户来。
疑是广□官独冷,阳和偏许隔年回。
罗浮清梦后,愁寂几相思。
花里同今夕,尊前即往时。
寒香风自远,幽恨月应知。
今年寒气早,十月破新梅。
篱落几枝长,丛林数点开。
暗香人不觉,幽赏客先来。
一气变昏旦,洞房风露凄。
田禽亦已化,秋兰同蒺藜。
为客久成老,怀人殊未夷。
朝来吉语解离忧,四海销兵战伐休。
地辟尧封皆内属,江通禹凿已安流。
复见老生谈俎豆,遂闻壮士脱兜鍪。
朝承雅会蔼东南,五柳垂门满驻骖。
送酒不须歌艳曲,开襟饶喜畅雄谈。
秋残金橘供冰碗,画尽虫书启玉函。
未到小寒,暗催芳信,又经几许昏晓。
料得南枝,应先开早。
穿竹傍篱未找。
初冬天气暖,小似立春时。
万树无多叶,千花试一枝。
天红霜有信,星晕雨先期。
邻舂五更动,机杼响俱发。
薄霜厉层宇,天西辗孤月。
驿马嘶不已,壁蛩鸣乍歇。
千山落木送高秋,老圃因仍事未休。
野菊亦知重九去,冷香犹为几人留。
乾坤小着风尘暗,山水长妨老大游。
鬻畚吹篪,余岂能为,惟耕是依。
冀薄田多黍,兼供酿酒,穷冬有御,岂叹无衣。
何意秋来,西风一夜,釜底孤城众壑归。
清樽才了黄花债,又被梅花恼杀人。
碎点南枝无数雪,探支东帝几分春。
精神全向疏中足,标格端于瘦处真。
云物凄清拂绮寮,每缘幽胜得相招。
石疑太华峰初擘,宅似杨孚雪乍飘。
皮骨我惟思住岳,羽翰公等待横霄。
一痕朝日界晴窗,森肃清寒昨夜霜。
砚怕生澌微贮水,炉因拨火起馀香。
最耽诗帖闲中乐,无奈尘埃客里忙。
泬寥萧瑟后,霁色却怡人。
霜已千林曙,天犹十月春。
黄花蝶过晚,白苇雁衔新。
颛顼方用事,威节何辛酸。
百卉无遗秀,千林变成丹。
阴风日凄厉,梯此长恨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