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龌龊之畏何首尾,七十馀龄知有几。


赏心莫问春去来,秉烛风流自英伟。

芳菲零落已残春,可惜韶华客邸身。


清吏戒严孺子事,旋将狂叟作羁人。

寂寥粉署少相知,微雨霏霏织暮丝。


惆怅故山飞客梦,不堪杨柳唤莺儿。

雨中红瘦空肥绿,强把馀香留寸曲。


酒酣陡觉壮前春,为问来春还胜不。

酒醒萧索桃花坞,云冷玉屏诗思苦。


杨柳风清燕子低,幽轩帘卷黄昏雨。

疏雨冷风暮复朝,翠林红萼知馀几。


十二阑干无限情,锦囊清昼闲焦尾。

红芳梦里谢春归,白发天涯仍醉去。


瞢腾几日未开帘,莓苔绿遍闲吟处。

十年空宅锁朱门,今对渔樵共一村。


高稼平田随雨足,旧潮新潦满江浑。


花浮水面鱼吹浪,风转溪头竹抱孙。

相约携柑去,闲闲十亩桑。


秧分春酿熟,麦刈野炊香。


鸟语听犹滑,蝉吟曳渐长。

墀日烘莺,檐阴䛏燕,绿暗盈阶幽草。
红楼小妇,解惜馀春,凭损一栏清晓。
梧井碧影初齐,映户当轩,叶浓花小。

晴丝乍绾日初长。
竹影幽窗。
绿阴叶底黄鹂语,隔帘栊、风递馀香。

阑珊花事春初去,雨过园林。
翠竹阴森。
尚有轻寒透薄襟。

绣帘风影警花铃,庄蝶才分梦亦醒。


一缕茶烟人不到,绿阴如水漾空庭。

丁香亭亭玉雪色,梨花才似过寒食。


四月连阴未牡丹,遥帷怅卧兼愁疾。


高柳黄尘百万家,却于萧寺问年华。

眼看生物日趋功,天意何曾欲尔穷。


已著单衣花事少,刺梅含蓄入薰风。

清泠竹树暗成阴,渐有溪流过此岑。


草草作巢方寄老,愔愔设榻本无心。


松门不隔红尘路,月叠初无俗物侵。

阴晴未判落梅天,柳巷无人絮扑毡。


涤器倒囊寻市酝,唤船挑网得溪鲜。


鸟声呼梦客千里,山色撩人句一联。

红英落尽紫荷长,野岸阴阴暗绿杨。


过眼芳菲浑似梦,感时情绪直如狂。


江皋有客怀双佩,淮上逢人赋乘黄。

天涯无伴只思渠,知在杭州有故庐。


闽岭秋空翔一鹗,融江夏日煮双鱼。


合看髫龁登科去,却有髭须落第初。

芳菲已去绝音尘,临水踟蹰景又新。


应是溪源来最远,落花流水洞中春。

醉红方寂寞,吟绿又装成。


急雨荷宜听,清风簟可迎。


燕忙谙物态,花尽见时情。

绿暗红稀四月天,榆钱铺径撒青毡。


雨肥渴动羹梅兴,风暖香传饼麦鲜。


解愠更无琴可续,纳凉徒有句堪联。

白雨传疏点,红亭纳快风。


荷香清浦近,竹暗细泉通。


问道随关尹,横经愧马融。

虽度芳春节,物色尚馀华。


出帘飞小燕,映户落残花。


舞衫飘细縠,歌扇掩轻纱。

经月始一出,移时还小劳。


生涯依马磨,力作问蚕缫。


藤刺青阴密,楸花紫艳高。

池岸方如截,池波深可泅。


出门歌小海,见客思沧洲。


鱼沫吹还息,蛛丝断忽抽。

壤隔溪流断,门依野次成。


初非慵应接,自是寡将迎。


笋蕨搜山得,盐醯入市营。

楼居爱初夏,暄凉适中时。


欣欣众木荣,敷阴映前池。


新竹日已高,荒苔亦云滋。

夏木沉沉绿荫浓,后峰莺语应前峰。


石床曲几闲调息,消尽浮云意万重。

日长庭馆倦琴书,久病情怀偶自如。


苔遍空墙新雨后,泥香小径落花余。


耽闲会遣形骸累,向老全将世味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