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清和时序雅相宜,阿惠那能读我诗。


行遍池塘犹是梦,听残丝竹未成篪。


香垆可作斋中物,石镜谁临画后眉。

角里先生无远略,嵩阳处士有棋名。


若教兵法从君授,指点安危分外明。

宴坐盘石上,澹然忘所归。


片云逗松顶,隙月沾人衣。


蠕蠕宿羽动,稍稍澄露微。

微微动幽籁,簌簌涤广除。


石梁属䆗窱,磴道藏威纡。


觞飞竞谋速,饮至不愿馀。

丛林鸟雀傲,委巷渔樵通。


回看一卷石,坐失千华嵩。


藤萝行秋色,桧柏宿天风。

岂必在丘壑,居然无俗尘。


曲肱乌皮几,垫角白纶巾。


万象各有媚,孤云愈见亲。

落日散平楚,馀春留远阡。


问津礼樵叟,下马拾榆钱。


白挟千峰雨,青迷万灶烟。

江南樱笋会,最重是清和。


柳色全欺酒,花光半染波。


白鸥人事少,黄鸟友声多。

前廷午退紫宸班,回辇寻幽竹石间。


一息不停新绿水,四时相对旧青山。


溪烟澹荡平台晚,林影参差夕照间。

清闲偶得万几余,水殿蓬壶九夏初。


夜听甘霖浇沃野,晓看佳气绕宸居。


绿荷池畔吟新句,翠竹林中披异书。

行苑留仙跸,层峦俨赤城。


烟光浓树色,暑气散泉声。


地僻花偏艳,山深梦亦清。

绿野熏风至,夜来春已过。


扑衣飘落絮,贴水出新荷。


浪暖鱼吹沫,泥香燕作窠。

讲习岂无乐,钻磨未有涯。


书非贵口诵,学必到心斋。


酒可陶吾性,诗堪述所怀。

偶来高树下,独坐青苔石。


涧雨落余霏,衣裳淡生碧。


道因微物悟,理向玄言析。

燕子芹乾,龙孙箨老,绿阴深锁林塘。
午风庭院,人试薄罗裳。
数尽落红飞絮,摘青梅、煮酒初尝。

甚匆匆、兰长笋老,残春暗里偷换。
梦魂只道吴根近,万柳千亭遮遍。
寻不见。

江潭四月熟梅天,顷刻阴晴递变迁。


扫地焚香清画水,一窗修竹正森然。

春归南苑曙,孤思倦登楼。


野树青残雨,江云白远洲。


鸟啼惊物换,草绿伴人愁。

往往花移色,交交鸟换鸣。


云将京国远,水别卫河清。


高啸迎风转,低眠看树行。

季月南州雨过春,雨馀炎气即经旬。


北风一变如秋色,小屋三间喜病身。


出户燕儿矜羽化,堆盘梅子荐时新。

玉琯葭灰昨夜吹,日华光暖向阳枝。


东君乱点丹青笔,真宰忙挥造化椎。


红日暗长人不觉,好花偷发蝶先知。

竹鸡啼雨隔林塘,四月山深梅未黄。


水近洞门云气湿,葛花开上石眠床。

牧笛无腔雨似烟,菜花成子日如年。


人家火养春蚕快,要趁工夫下早田。

芳歇红稀蝶懒来,潇潇风雨送春回。


绿阴如许无人看,软玉枝头已有梅。

杜鹃啼老万山红,天气于春便不同。


半壁蕉云收暑雨,一帘絮雪扑晴风。


燕巢子出雕梁暖,蚕茧蛾生翠箔空。

又取纱衣换,天晴起细风。


清阴花落后,长日鸟啼中。


水国乘舟乐,岩扉有路通。

户小关云,城高缒碧,嫩阴摇瓦。
何年种柳,正忆汉南游冶。


想依依、香绵褪时,绣鸳不到闲庭榭。

朝来红雨过,房栊静、斜日燕初归。
正啼困流莺,病疏浮蚁,昼长人去,璠上双眉。
悄心绪,一弯蟾晕小,数叠枕屏欹。

竹树吹凉满槛前,南风收雨淡无烟。


晴云一片看如雪,我欲呼来直上天。

积晦徐开晓象逢,初离复睹继明杠。


新炎猛锐旋烝户,馀湿仓浪久冒窗。


庭树风来龙送影,前山云过马摇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