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晚花扬蕊,新涨添痕,芳序轻换。
寂寞东园,春事去来谁见。
点屐长愁苔径滑,穿林惊又禽声变。

病眼昏花懒读书,闭门恬养冉溪愚。


一帘草色蛤呼伴,四壁树阴鸡护雏。


已是归来何用引,本无太极不须图。

鹤帐华缨绝,牛蹊老屐穿。


薄晴生晚哢,深绿护馀妍。


万卷不堪煮,百怀空自煎。

薜荔岩前老,蘼芜江上多。


吴船拟重泛,闲听越人歌。

经岁离故园,青林思飞绕。


旧松长更高,新竹生渐小。

久客疏慵惯,浑忘世俗嘲。


诗因临水就,书为看云抛。

莫年生计违,头白独如期。


争似儿童日,渔樵逐队嬉。

风藤摇曲巷,烟柳暗长渠。


饥鹘无时下,浮鸥却自如。

传闻渝水上,蔽日甲兵尘。


野战哀田叟,山行泣妇人。

树暗云更深,鸟啼春已去。


多谢桃源人,能留远人住。

水稻苗初绿,畦桑叶渐稠。


羡人耕凿好,宽我乱离忧。

踏沙逢断径,坐石看浮槎。


鱼逐新生水,蜂寻未落花。

夜雨响幽涧,晓云归远山。


阴晴识天意,一为破愁颜。

乳燕初飞水簟凉,菖蒲叶满小池塘。
七尺虾须帘半卷,杏衫黄。


竹粉新黏摇翡翠,荷香欲暖睡鸳鸯。

半枕催寒更漏雨。
夜合香开,初试闲愁绪。
好梦醒时惊鹊语,纤纤又湿梧桐树。

纨扇轻裁蛱蝶罗,杏黄衫子晚晴多,卷帘双燕引新雏。


衣润先教笼鹊尾,髻松常自约犀梳,蔷薇小浴纳凉初。

柴门无事昼长关,四月书声绿树间。


借问当年谁似我,除非盘谷与匡山。

遍池塘绿染,夏浅如春。
篁粉细,瀫纹匀。
正布谷声中,烟丝掩冉;玫瑰香里,雨脚因循。

爱虚斋舫似,屋下溪流,屋上春峦。
花气禽声里,正未来新暑,已尽馀寒。
黄帘两版深闭,蝴蝶上阑干。

恰一夜、雨收蒙絮。
清到南轩,见山窗户。
掠水捎烟,燕雏轻俊,已如许。

白云随杖履,伴我到山房。


暑薄疑天别,林深见路长。


术芝皆道味,花竹亦诗香。

一叶薰风带暑回,雨添浓翠暗庭槐。


不随春去莺犹在,好竞时妆榴又开。


剪尺旋栽新白苎,杯盘聊荐旧青梅。

两旬风雨到庾关,一纸音书达故山。


闻道干戈前路远,定随鸿雁早秋还。


三吴烟水十年梦,五老云峰几日闲。

偶过支公院,荒畦绿几竿。


款扉惊昼课,烧笋供朝餐。


合配香粳熟,应知粉箨残。

风雨弥旬久,晴天一启扉。

客携樽酒至,惊乱林乌飞。

刺水秧针瘦,沾人柳汁肥。

燕乳飞迟,蚕眠香老,一番婪尾吟后。
怕检罗衫,还怯晓寒襟袖。
蘸帘影、绿荫方重,寻履迹、艳阳难又。

鉴天云敛壶中,昼暖乍喜薰风永。
轻纱渐试,香罗初褪,梅阴又□。
广殿窗虚,翠帘卷起,一番清影。

细细南薰气已深,午来庭户作烦襟。


雨云不向西山出,只在青天忽变阴。

醉窗睡足碧纱凉,帘卷薰风燕子忙。


满地落花惊晚吹,一溪流水带斜阳。


等闲岁月过难再,牢落功名拙自伤。

一年好处艳阳天,风絮苔红意惨然。


寂寂妍春空造化,炎炎畏日乍威权。


香盈脾蜜蜂衙歇,泥足梁巢燕寝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