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苔散青蚨石虎蹲,榑桑若木拥端门。


绿杨影里晴虹卧,恍似灵槎溯古源。

碧漪清浅绕蓬壶,翠盖红衣戏彩凫。


十顷颇黎香满路,女牛渡口料应无。

层甍星拱埶翚飞,乾象盘□百宝围。


黼扆中临同北极,坐齐七政运璿玑。

五色云中耸翠峦,千岩琪树洞门寒。


金银宫阙青冥上,白昼还疑长羽翰。

岸帻倚书楹,寒砧彻四城。


马归人独语,雁过月初生。


寂寂候虫急,凄凄落叶清。

积雨荡烦暑,回风吹早凉。


老苔翻旧碧,病叶堕新黄。


久客应吾道,浮生半异乡。

秋风殊未来,林叶独先见。


譬如老将至,颜貌已潜变。


娟娟庭中月,落落梁上燕。

积雨初收瘴海清,扁舟千里计归程。


驰驱未洒穷途泪,汗漫常悬故国情。


念我烦将青鸟使,劳君持赠五侯鲭。

梧桐一叶忽惊秋,漫有高人事远游。


本为薜萝成吏隐,岂缘车马重林邱。


开尊不厌平原酒,倚槛常看剡曲舟。

残暑催人出沐时,秋风未到晚凉迟。


莲芡得雨香初歇,云水可人游暂稀。


茶灶笔床无鲁望,高山流水有钟期。

野菊篱边作蕊时,芙蓉江上泛舟迟。


高岩水落泉声碎,曲径云闲人迹稀。


老大正须寻乐处,阴晴那肯负佳期。

世味投闲自解颐,橘林瓜圃信吾之。


诗来古砚经频涤,雨歇荷衣及早披。


岂为习池多逸兴,亦知莲社有幽期。

烟云逼眼尽诗情,落笔何时造次成。


近体看君新入格,西山从此著诗名。

扪萝共扫碧台烟,一洞天开一洞天。


诗社称公多杰作,同来登眺更超然。

当暑谁堪共此台,蕙兰开遍酒慵开。


祝融晚节翻无赖,阊阖凉风何莫来。


松壑几番回白首,天瓢一泻尽黄埃。

郁蒸暑气未全收,虚听蝉声树里秋。


把酒仍为河朔饮,醉馀散发更临流。

楚地才名公最贤,绾章念载鳄江边。
方占驯雉徵三异,讵谓飞凫各一天。
水涨蒹葭思暮雨,亭垂杨柳带秋烟。
秋入神泉挹紫氛,锦帆高挂度归津。
蝉音断续添离况,枫色青丹总怆神。
伯起自知清白吏,任延不负正公臣。
冠盖云从共卧辕,西风此日粤江边。
数声雁唳知更序,一曲骊歌赠别筵。
棠满茶阳恩独渥,碑留印首绩长镌。
楼阁上初阳。
净绝秋光。
晨清万影辨微茫。
众草抽柔心,高云变新色。
静惟所凭功,敷展殊莫测。
素商易朱明,金气先驱亟。
衡荜萧然迥,乾坤秋水中。
鸣蝉争落日,嘉树集清风。
即事从幽讨,因心合大同。
佛桑花底坐凉飔,正是幽闺七月时。
作画应知特健药,镌书须倩伏灵芝。
甘回齿颊梨拳破,碧照衣襟竹个垂。
绕堤荷盖田田立。
万丛绿里娇红出。
朝露染花肤。
露井高桐落叶疏。
黄花消息雁来初。
夜凉风透碧纱橱。
轻烟冷露染衣寒,无数流萤绕画栏。
睡起悄然时怅望,秋声一片在林端。
凉夜西风枕簟清,钟声送月傍柴荆。
寒蛩也识秋光到,砌下窗前处处鸣。
萧然一叶下梧桐,初觉凉生小阁风。
暑气潜消人意爽,卧看新月到帘栊。
火老金柔暑告残,乘凉正好望西山。
秋声来处无寻觅,只作窗前竹叶间。
九夏困烦冤,逢秋似得仙。
短床便月下,长簟怯风前。
露气清群木,云棱澹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