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山馆风光随分好,方塘碧长萋萋草。


杨花摇荡入疏帘,又是一年春色老。

雨过芙蕖满曲塘,端疑翠盖拥新妆。


风翻圆碧田田叶,露浥深红苒苒香。


根出淤泥成妙净,气侵虚阁愈清凉。

孤城春气輚温风,石几闲门夏树中。


遇客便移杯酒玩,题诗今得故人同。


犹惊鸟动花纷落,况值日斜樽不空。

儿造从来自不情,百千万变底人惊。


人生水上浮沤影,物论风前乱叶声。


自笑醉吟空赘传,谁知橘隐竟无名。

水镜空平取友端,频来山外伴酸寒。


交朋旧在弟兄列,古道新交世俗看。


地近诗筒多便翼,月明心事两危阑。

胸次玲珑达事端,入山买屋贮清寒。


奉亲最乐危时见,与俗相忘实处看。


闲辍琴书翻兔册,旋添竹树隔牛阑。

庭院沉沉春几许。
回影东墙,听得花间语。
愿作游丝空里住,随人更落香风处。

曾向蓬山顶上行。
瑶姫十五笑相迎。
湘裙剪剪袜盈盈。

至后微和入烧痕,烟稍寄我岭头新。


尚无红糁离离意,已觉清姿苒苒春。


未暇儗为乌有赋,绝胜遂咏坠楼人。

南海天光白,东洋水气昏。


汐潮通浦口,涛浪漱山根。


浩淼涵千古,虚明汇众源。

悠悠四十六年春,览镜惊看白发新。


已分逍遥酬日月,东风何用妒闲人。

我年四十一,今日初见雪。


天公弄狡狯,戏锯玉为屑。


出门何皑皑,照昼光于月。

四十年来劳梦想,一杯今始识真容。


沿流莫遏穷源兴,老我堪寻若个峰。


仙子迹深山间寂,棹歌声断翠蒙茸。

掀须犬子膝间横,笑指今朝白一茎。


衰此退之还差晚,寿过颜子竟何成。


寻常岁月消明镜,潦倒烟霞愧此生。

亲朋相见忽相惊,绿发朝来白两茎。


若比商州王副使,预先搀得一年生。

华山高耸鹊山东,一带烟霏翠接空。


安石从来多雅兴,却如新妇闭车中。

晓云双阙外,夕霰一庭中。


絮起犹含吹,花飞更舞空。


谢吟还汝共,郢曲为谁工。

白雪儿能咏,同看帝苑边。


乍连珠树密,已并玉堂悬。


影助层城月,光摇万里天。

不作科场梦,尘愁鬓亦衰。
每于明月夜,多忆少年时。
朗抱花空识,清贫镜独知。
忆得初冬忘甲子,夜梦与师游破寺。
明朝东望欲寄声,我在紫岩师锦水。
空山行役偶相逢,物色看来与梦同。
杖藜闲步小园来,喜见寒梅一萼开。
若无春意犹羞涩,应待诗翁着句催。
枝头已是送春来,怀抱何妨试割开。
满园若欲俱开遍,须倩杯觞日日催。
一线天边万里愁,蛾眉流影到孤舟。
孰知更向长安道,不照关山照敝裘。
山姬初镊白,明镜忽看霜。
玉酒情翻切,青精意不忘。
接罗浑欲映,花鸟自堪伤。
新春初见月,清影破愁霖。
漾水光犹淡,悬枝树半阴。
远山如画黛,竹院对弹琴。
初见处,记得在东皋。
曾与酒人司白堕,便从仙籍识青腰。
颜色为谁娇。
病眼逢花不忍窥,飞奴走送已嫌迟。
定知着意怜纤瘦,不放春心落别枝。
老干疏枝不耐冬,喜闻芳信扰青红。
应缘技痒争春力,不待铅华破晓风。
孤峰突兀现青虚,喜若羁人望故都。
神马已驰身尚远,却疑真有二文殊。
华子岭头云荡胸,秋高木落万山重。
巨灵擘石分南北,扶出天都第一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