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几年储却草堂赀,一日溪行偶得之。


种竹何人先为我,见山随处总宜诗。


松林便取斜开径,石濑仍分曲度池。

与客寻源过石梁,水车遥认北山庄。


鸥边一阵东风起,吹落桐花满涧香。

朝登北山头,千里入平望。


本欲寄吾怀,胡为返惆怅。


晴云随白日,西去没青嶂。

已将形影老江南,不饮情怀稍自谙。


安得道人挥玉麈,一宵清语响圜庵。

蓼花红淡苇条黄,故有离人思抑扬。


手眼不知相拗否,墨华时寄两三行。

从来心照两相通,信饷瓶盛自在空。


谁道钟山远姑熟,北窗时复揖清风。

莫夸阳羡茗,在彼山之巅。
莫夸惠山溜,试此山之泉。


不生陆鸿渐,渴死卢玉川。

拟寻青竹杖,同访白云龛。


野茗春深苦,山泉雨后甘。


鸟声尘梦醒,花事午风酣。

拂衣去城市,信步踏晴泥。


草意春风蚤,松阴野日西。


语长忘路远,行近觉山低。

起犯春霜一径寒,清游乘兴约吟鞍。


眼中最恨友朋少,尘外频闻山水宽。


溪落旧痕枯野埠,树浮空翠湿危栏。

秋山闲引望,但觉与云齐。


及到高峰上,方知众壑低。


松间下笙鹤,云里听天鸡。

风雨官舟蜡炬残,吴淞江上说邯郸。


人间到处谁非梦,只有卢生入画看。

平林回步草堂深,二十年前此日心。


尘土自能迂俗驾,云山曾不碍幽寻。


孤标共指中流镇,高咏犹闻正始音。

执斧归来泪未干,北山山下雪风寒。


当年恨不移文早,只恐移文也不看。

苦雨添新涨,怀人在水央。


双浮天日月,一濯我肝肠。


泡影流将去,闲愁荡更长。

谁道洋洋可乐饥,凄凉抱铗未弹时。


故乡自有鲈鱼脍,只恨秋风忆已迟。

半生勋业醉醒间,到此方知稼穑艰。


薇蕨幸留堪缓死,莫将饥饿怨西山。

秋雨连绵失所天,又闻鹿豕占馀田。


可怜生计归黄叶,无奈飘零不值钱。

梦破荒天苦乐齐,情存净污便成迷。


东方亦是莲华国,何事迢迢愿更西。

野寺开门云乱飘,鱼声灯火各萧条。


凄凄木佛凭传语,只恐寒多我欲烧。

石丈岩岩孰可俦,苍天终古自悠悠。


我来说法无人会,只有山前暗点头。

夹岸遗黎意自凄,滔滔何处武陵溪。


河流亦厌寒冰苦,不向东头尽向西。

子岂知鱼乐,过河泣欲枯。


未能忘浩荡,暂可免罾罛。


夜静芦花白,天寒野艇孤。

污泥曾不染,隔浦递幽香。


何用沾新露,犹然怯晓霜。


愿生诸佛国,可集野人裳。

采采山中蕨,无为席上珍。


同甘辽海雪,难比故乡莼。


到壑犹闻禁,盈筐未是贫。

啮雪固余分,犁云为汝怜。


何须至寒食,时恐断炊烟。


带雨将苗种,抛锄枕石眠。

岂料穷边处,还馀旧宝坊。


定多山下士,同礼法中王。


白豕惊清磬,寒猿到画廊。

见说衣冠古,投诗寄问频。


我心曾匪石,尔貌可为人。


萝月长相忆,山云乍许亲。

未到山中去,山中一片云。


无心偏出岫,何事屡移文。


白鹤犹闻怨,驯麋可与群。

幽刹寻春傍翠微,游人谁解惜芳菲。


阴晴野日不常见,红白路花相杂飞。


一世功名催俊杰,千金歌舞属轻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