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老铁真书瘦益奇,何人知出猛龙碑。


名臣遗墨逋臣记,五百阿罗共护持。

门署程乡李仲昭,人天同把佛香烧。


昏黄一片罗浮月,留照梅花影不消。

古台僧种万株松,斸茯烹芝作佛供。


满地绿云凉不动,雨花桥畔一声钟。

人生那得四百岁,一岁罗浮住一峰。


去日转多来日少,南山游遍北山同。


倚檐双瀑晴天雨,夹路千松暑月风。

澄潭孤月自姗姗,永夜无人照影寒。


亲忆吾师真面目,回头只在刹那间。

离家已是五年馀,总向残山守旧庐。


离乱寺田空有税,往来羸稚不成锄。


出门自负干寒暑,掩室贫炊数麦蔬。

不到罗浮已十年,登台松柏望苍然。


幢幡曾绕一人后,堂构空惭七众先。


旧植菩提堪荫月,新移石磴尚闻泉。

旧事荒凉不记年,残篇收拾倍悽然。


西风叶堕梧桐后,山月寒生霜露先。


数历艰危馀老病,不堪绍续托林泉。

罗浮古木不知年,移向琼南作话传。


厚荫偏宜炎热地,新枝重发冱寒天。


一周甲子伊谁主,十万程途后日缘。

吾师开法地,虚席已多年。


鈯斧承先匠,雄风仰后贤。


高标千嶂木,深牧两溪烟。

避乱寻深处,遥空一别难。


昔时相勉句,今日尽须看。


便舫知何去,投人强作欢。

三老潮头暗,百花春后明。


莫频回首处,遥慰故山情。


离乱田庄旧,辛勤手足轻。

已将芳号许罗浮,胜概先缘一并收。


上界占星开紫府,人间清誉重丹丘。


五湖归梦添吟兴,三径为园识此秋。

仙飙吹面碧潭凉,鹤破溪云见下方。


鸟踏花枝迎客落,麝眠山径袭人香。


杯浮嫩茗波无影,石裂新岩蜜有浆。

花宫原自逼层霄,气压群峰见海潮。


两道水龙争涧出,千年华首入云遥。


松巅宿鹤鸣金磬,夜午过鸾响玉箫。

万绿压山松径深,白云缭绕碧阴阴。


时从树杪窥飞瀑,夜夜梵声悟到今。

青山若现庄严相,白水时闻清净音。


尽日孤青常说法,诸天华雨万重深。

何人同守故山隅,云散天惊岁月徂。
豺虎几回经蹴踏,门庭犹喜未荒芜。
灵峰不逐桑田变,大厦终凭众木扶。
五百何年去不还,独留父子守青山。
洞云灶冷飞黄蝶,砌草碑横卧白鹇。
牛鬼已全倾世界,龙天依旧拥禅关。
山中兄弟几人留,料得堂前草已秋。
欲把尺书凭雁足,又愁飞不到罗浮。
台高容易动相思,岁暮应愁塞上儿。
想得东溪溪石畔,梅花须发斫残枝。
飞云峰下即华台,五百何年去复来。
田地荒芜应再辟,松杉苍郁旧亲栽。
灵山一会依然在,塞外孤儿尚未回。
山下梅花岁岁新,师雄遗迹已成尘。
石楼六月不知暑,瑶室四时常是春。
华首真人游览惯,蕊珠宫阙往来频。
东溪飞瀑转如瑰,石激泉声响万山。
却爱野花闲白昼,愿随流水住山间。
古台华首见高原,杰阁雄居势自尊。
列嶂千重成翠幕,分流两涧夹云门。
碧天海色浮山雨,赤石晴霞映晓暾。
名山久待辟烟霞,况是吾宗第一家。
麈拂锦屏开罨画,龙归黄洞散天花。
不经劫火长松直,独抱高风毒鼓挝。
有约罗浮不易逢,偶来林下问仙踪。
遥看茂树馀千麓,初入名山第一峰。
华首已非昔日会,缁流犹撞旧时钟。
花宫门户辟朱明,四百芙蓉一掌擎。
彼岸从来皆佛度,高山奚必以仙名。
云垂绝壑漫漫下,春转芳塘盎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