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昔日同寅十数人,韩侯于我最情亲。


一襟霁雪梅花国,千里长风榕树津。


会面难期浑似梦,缄书欲寄独伤神。

别吾旧治巳三年,黎庶应须胜却前。


樵牧绿林无暴客,弦歌黉舍有英贤。


金鳌阁上元宵宴,横浦桥头端午船。

矫首南安感旧游,茫茫葭菼隔重洲。


六年自愧无恩及,百姓何须有泪流。


庾岭生涯通昼夜,周台风月自春秋。

东山绝顶蒙川馆,北寺奇观铁汉楼。


杭汴两州南北宋,乾坤二老后先刘。


龙腾凤舞英雄气,鸢赫鸱张富贵羞。

一官去作南安守,六载归来东海翁。


塑像建祠民俗厚,登科致仕圣恩浓。


故园禾黍无新业,诸子诗书有祖风。

安南归路自南安,旧设先祠得拜观。


岂有帡幪常在郡,何缘俎豆不烦官。


庭前树色青青久,城上春云点点残。

淇都门外一方舟,细话交承与旧游。


还我江湖浑自得,寄君狱市复何忧。


四时佳致金鳌阁,万古高风铁汉楼。

五羊城里半诗仙,袂接神交三十年。


绿发张生最年少,好来抄我紫霞篇。

去年南郡赏元宵,歌舞声中度画桥。


烂缦新诗谁记得,红梅零落路迢遥。

相逢闽友厌闽音,莲幕先生动我心。


接得南安书一纸,年来应恐二毛侵。

休说生祠与去思,素餐怀愧已多时。


归来东海烟霞里,不把浮名白鸟知。

楼船同过庆云庄,忽忆南安旧醉狂。


舞影歌声驱笔阵,珠光玉洁落诗囊。


青云为客江山异,白日催人岁月忙。

郡署从来无个竹,今年四月始移栽。


虎斑龙角参差见,凤管鸾旗杂遝来。


凉影舞风当燕寝,淡香和露落深杯。

两鬓当春却似秋,僻居夸近野僧楼。
落花明月皆临水,明月不流花自流。
晋楚忙忙起战尘,龚黄门外有高人。
一畦云薤三株竹,席上先生未是贫。
百万僧中不为僧,比君知道仅谁能。
无家寄泊南安县,六月门前也似冰。
休把羸蹄蹋霜雪,书成何处献君王。
嵩山好与浮丘约,三十六峰云外乡。
七贵五侯生肯退,利尘名网死当抛。
黔娄寂寞严陵卧,借问何人与结交。
向年为客怕逢秋,每见春来忆旧游。
归梦夜随寒雨急,片帆飞逐大江流。
看山有兴还堪写,惜别从来不解愁。
吾友人中龙,落落张东海。
起家兵曹郎,回翔十馀载。
朅分五马符,袍带荷恩改。
汀梅之间山万重,南安岩窦何玲珑。
青葱屹立敞四壁,巧匠缩手难为工。
嗟予俗缚未能往,愿得结草与岩松。
金盏莫辞琼液满,宝檠休嫌灯焰短。
圆荷翻雨碧云香,小妓近人红玉暖。
百年流转能几时,一日相逢须款款。
惟爱禅林秋月空,谁能归去宿龙宫。
夜深闻法餐甘露,喜在莲花法界中。
一缄何处远传将,带得梅花庾岭香。
乡梦唤回鱼泼泼,墨云飞动雁行行。
细看顿觉愁中喜,大笑浑疑醉后狂。
梅花岭下小溪边,寒尽孤僧泪独涟。
衲底尚存慈母线,担头时展美人篇。
先皇岁月馀今夕,故国风光忆去年。
抚字及催科,三年鬓已皤。
公心如日月,浮议任风波。
父老颦眉说,儿童拍掌歌。
重雾侵衣到晓寒,东山怅别路漫漫。
醉君昨夜帘前月,借向长安马上看。
江头江尾极行行,一片心如江水横。
老树临流无积叶,夜鱼停月倍开睛。
休牵世态遮山色,任改乡音和橹声。
自怜天畔眼,又对菊花丛。
醉折东山屐,醒回落帽风。
竹光移石榻,萝月上珠宫。
儒生十九谙吏事,君自胸中有八窗。
好去褆身师长吏,谨毋泄迩薄邻邦。
政声要重车渠百,祥兆须来鸂鶒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