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邑人见说渐相安,更把西山作样看。
有社有民行志易,不宽不猛得中难。
设施新法须明允,掩盖前愆莫纠弹。
南安只是旧南安,敏手为之便好看。
事办要先心肯办,才难须信县无难。
锦遭伤后从新制,琴不调时改旧弹。
自屈星屏佐碧油,艰危同济此风舟。
平山杨柳留佳话,庾岭梅花想胜游。
公到玉阶宜抗论,我寻画舸便归休。
渡江华阀尚毡青,人物林中早有声。
官辙久更谙世路,边筹熟试洞戎情。
整镳向阙人多羡,出幕持麾古所荣。
尽道清时多汲引,夫何高翮尚卑栖。
迢迢别乘欣然去,苒苒轻装寡所赍。
坐想推馀先峤北,行闻流誉出江西。
坤元分气谓无间,南崖北崖才尺寸。
地寒地暖差之半,乾元分气谓无颇。
南枝北枝能几何,春早春迟差尔多。
日月迎春急,江山送腊愁。
岁穷犹被檄,途远更乘舟。
家累已相逼,官身那自由。
拥卧听衙鼓,传呼辍坐曹。
庭前人迹扫,门外市声鏖。
馁立雁行少,寒攲马骨高。
晋楚霸辙杳难寻,鲁薛交情世亦深。
自有云台三十六,至今唯见两人心。
局面山河未是真,几番变故几番新。
偶因过客留情款,不为瀛洲六斛尘。
千年孤剑倚皇天,青草黄茅万仞烟。
今日将军劳苦地,几家春雨艾畬田。
南邦遗惠霭棠阴,东海神游断碧云。
馀事百年传墨妙,心期千古赖遗文。
金鳌阁外荒秋草,玉枕山前漫夕曛。
夕阳烟郭万山围,暮倚危阑挹翠微。
岭海天高人北望,江湖秋老雁南飞。
疏帘风透还吹帽,虚槛云来欲上衣。
邂逅文章伯,论交靡旧新。
春苌回锦席,山月霁风神。
误倒皇门履,空惭孺榻尘。
东山览胜陟岧峣,历尽天门绝市嚣。
敢道居高能小下,似缘心远得神超。
乡关路入梅花近,祇苑经翻贝叶遥。
青山郭外倚云偏,驻节南来度岭年。
十里关门连楚粤,千家楼阁枕江烟。
珠林香气岩前合,玉涧泉声树杪悬。
岁岁双栖傍主人,昔年谁与号嘉宾。
应图夜半衔环报,不比阶前得食驯。
公干题诗犹未远,不疑作颂只如新。
道原洙泗接濂溪,一脉曾分横浦西。
俎豆百年存旧典,图书数卷破群迷。
池莲晚色红衣净,庭草春香翠带齐。
离离原上草,密密庭前柳。
游子一寸心,故人几回首。
春晖荡繁绿,朝雨清宿垢。
昔年曾共拥皋比,讲下诸生肃礼仪。
坛杏花深风淡淡,池芹香暖日迟迟。
校书常照青藜火,敷教多循白鹿规。
振铎南安已九年,西江人士共称贤。
宾筵佳豆诸生荐,讲席青毡奕世传。
芹泮香清时雨足,梅关翠合瘴云连。
贺卮凌晓集轩裳,薄劣何才敢与当。
考绩自甘书下下,逢人徒愧说堂堂。
滇云东望帆樯渺,洱水西来塞雁长。
圣学湮沉世几迁,先生推阐复昭然。
羲前至理探无极,轲后斯文赖有传。
星聚奎躔开道化,天将文教付名贤。
乾坤有此三夫子,邂逅于兹岂偶然。
数卷图书探道妙,一襟风月悟心传。
斯文统绪承先圣,理窟渊源启后贤。
赣江横浦历星槎,两郡提封数万家。
守令几人崇道化,士民比屋事豪奢。
尘劳未息吟无绪,心事多违鬓有华。
铁干冰姿亦半摧,入门为尔重徘徊。
独怜不改坚贞操,依旧寒花冒雪开。
横浦行台有老梅,看花今是第三回。
浮生莫叹容颜改,铁干冰姿亦半摧。
南安大守知多少,谁复如君有此祠。
施设总根经史学,死生均系吏民思。
平生不负王曾志,终古难磨叔子碑。
风正沧溟白鹢轻,东山翻仰大江名。
紫泥有宠凭谁借,赤子无缘空复情。
身世百年揖隽杰,口碑千古自分明。
四十年来几度过,向时青鬓已成皤。
风云天上都归幻,岁月人间浪掷梭。
故旧交游经眼改,新知投话觉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