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爽籁清风水面浮,人同烟景上扁舟。
凭谁倩得王摩诘,写出南湖片片秋。
背湖祠宇浸江湄,勋德绥灵久未宜。
此日高山崇仰止,一方俎豆骏奔驰。
祀戎大政成千古,因革良猷并一时。
嫩寒三九,看玉梅微唾。
记得徐娘旧庭宇。
奈粉奁零落,香碗飘残,风乍紧,卷了半湖春去。
春阴币地雨骑月,新涨拍天城枕湖。
有时轻赍就箬艇,想见练带悬薇壶。
茶烟寺寺水杨柳,村瀑崦崦山鹧鸪。
枉用飞泉注,无田可种苗。
火沈樟脑灶,风入苎麻寮。
木石依山鬼,烟尘出洞獠。
风雨挟山浮,千溪水乱流。
势危防败屋,身寄欲沈舟。
里舍同交尽,薪刍独客愁。
山中别有天,天上落飞泉。
屋后千章木,门前几亩田。
不贪何祸福,无患即神仙。
鬼啸与狨啼,青天蜀道危。
云扶张臂石,雨益恶声溪。
野屋家家树,山田步步梯。
男儿腰悬印如斗,何如当前一杯酒。
屋堆黄金斗量珠,何如醉读两汉周秦书。
周秦之书不易睹,存者岐阳与诅楚。
红蓼滩头青雀开,金尊玉管坐徘徊。
锦塘荷气因风散,高树蝉声带雨来。
十里云山愁送客,百年朋旧几登台。
楼台宜雨复宜烟,一片湖光抱镜圆。
错怪鸳鸯飞不定,兰桡催动采菱船。
南湖风月想经行,隐兴常多薄宦情。
辇毂只今烦佐治,僮奴休复事欢迎。
人如仲举舆增重,客为相如座尽倾。
嵯峨宫殿晓风清,月挂林梢夜欲更。
户外朝绅千绮集,马头椽烛五枝明。
诸天呗响超三界,众妙香然罄一诚。
已将政事继龚黄,更与风光作主张。
见说南湖桃与李,郡人今复比甘棠。
山城春昼橘花开,祓禊相将上古台。
一片晚云含落照,数分残酒伴新梅。
谈高绮席终无况,诗落金笺谩有才。
紫麒麟楦岂身荣,腹有诗书气便清。
野酌雅宜招胜士,贵游大半是宗英。
主翁旧有登堂约,古树今知夹道迎。
葛巾藜杖兴何长,为爱南湖六月凉。
雨在山头作云气,风来水面散荷香。
登临稍喜市声远,徙倚犹嫌归兴忙。
桥须跨水三千尺,路要梯横数百层。
会有赤松来过我,待从此处共飞腾。
细编青篾高为盖,密斗朱栏大作船。
准拟使君清兴发,银笙玉笛醉红莲。
剩将鳣鲔散南湖,一细千鳞已有馀。
传舍客来须纵食,莫教弹剑叹无鱼。
孤屿莫教闲草占,诸亭还向四边开。
凉天我欲携樽酒,同与清风白月来。
绕岸便须多种柳,满湖仍为遍栽莲。
长条翠盖成阴日,我欲移舟处处眠。
拟作南湖当北湖,劝教老圃罢耕锄。
此间有景待垂钓,何处无田可种蔬。
长夏便应浮藻荇,高亭行看走龟鱼。
每忆南湖上,青帘卖酒亭。
柳条鱼颊翠,花片马蹄馨。
寒食经行路,晴窗入梦屏。
鬓亸云梳月带痕。
软红香里步莲轻。
妖娆六幅过腰裙。